最近几年我国仓储业发展迅猛,镇江至太原物流,随着网络购物、网上支付、移动电子商户的数量急剧增加,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大举进军仓储业。2008 年末我国仓储企业的数量已达17416 个,仓储业的从业人数已达51.1 万人,物流,仓储业的营业收入达3020.9 亿元。2009 年仓储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1766亿元,增加值达到1737 亿元。2010 年,新建仓库的面积达213万平方米,比2009 年增加70 万平方米。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认识到,没有强大的仓储网络,没有控制和管理物流仓库的能力,就难以发展成为有竞争力的大型物流企业。
加工/延期仓库还可以通过承担加工或参与少量的制造活动,被用来延期或延迟生产。具有包装能力或加标签能力的仓库可以把产品的最后一道生产一直推迟到知道该产品的需求时为止。例如,蔬菜就可以在制造商处加工,制成罐头“上光”。上光是指还没有贴上标签的罐头产品,但它可以利用上光贴上私人标签。因此上光意味着该产品还没被用于具体的顾客,或包装配置还在制造商的工厂里。一旦按到具体的顾客订单,仓库就能够给产品加上标签,完成最后一道加工,并最后敲定包装。加工/延期(processing/tponement)提供了两个基本经济利益:一,风险小化,因为最后的包装要等到敲定具体的订购标签和收到包装材料时才完成;第二,通过对基本产品(如上光罐头)使用各种标签和包装配置,可以降低存货水平。于是.降低风险与降低存货水平相结合,往往能够降低物流系统的总成本。即使在仓库包装成本要比在制造商的工厂处包装更贵。
物联网借助于先进的RFID技术、GPS技术、无线网络传输技术、基础通信网络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等,将开创智能物流的新时代。”黄福华说,“它在提升物流业智能化、自动化与信息化水平的同时,也将推动物流配送网络的智能化进程。”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戴定一认为,智能物流概念的提出符合物联网发展趋势,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是我国未来物流信息化发展的方向。智能物流的发展,必将通过对物流资源的有效配置而大大降低物流成本,同时通过加强管理和提高物流效率,进而提升物流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