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机结构及原理
1
、离心机结构:驱动部分、制动部分、传动部分、底座及支撑。
1.1
驱动部分:电机、皮带轮、皮带。
1.2
制动部分:刹车轮、刹车片。
1.3
传动部分:主轴、联轴器、轴承。
1.4
底座及支撑:离心机底座、地脚螺栓、轴承座2、离心机工作原理
离心机是通过电机带动主动轴转动,使离心机主动轮转动,主动轮通过与模具跑轮接触产生的摩擦力带动模具转动,在模具沿模具中心线自转过程中,混凝土在自身离心力的作用下沿模具内壁均匀分布,并在模具的不断离心过程中逐渐密实,通过低速、中低速、中速、中高速、高速等阶段的离心成型,使混凝土、龙筋有效结合形成初步的混凝土电杆。
由于离心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模具以自身中心线为轴线的自转产生的离心力来使混凝土离心成型的,因此模具跑轮的圆度、轴线的直线度对于模具离心成型意义重大。对于合模过程中的合缝不严密造成的模具跑轮不圆、模具尾端余浆积累较多造成的模具不平直,会引起模具的跳动,加剧离心机跑轮及模具自身的磨损及损坏,在生产过程中要加强注意。
同时对于离心机跑轮的移位特别是挡边跑轮的移位会影响模具跑轮的使用寿命,严重者引起飞模要引起高度重视。
4?空载试运转
离心机空转启动后,使机器由低速向高速运行30min,维修人员要通过看、听、摸、嗅检查(跑轮是否平稳、轴承是否发热;电机、电器控制系统、制动系统是否灵敏)离心机的工作状况。
5、负载运转
空模运转:将已合模的空钢模放在离心机上试运转、观察钢模运转是否平稳,跑轮、托轮接触是否良好;由低速到高速运行30min。
负荷运转:将正常作业装有混凝土的标准钢模放在离心机上按离心工艺规范作业,观察钢模、离心机运转状况是否平稳、正常。模内电杆密实等质量达要求便可投入生产。
二、离心机的安装及调试
1、离心机基础检查
离心机基座的中心线(主、副轴心线)与行车路轨相互垂直。每台离心机中心间距为3000mm、皮带轮座与第1组离心机基座间距为2300mm,(2600)注意前后通道宽度。
灌浆前反复检查、校对每组离心机座、皮带座、电机座、安装孔距是否与基础图相符。
要监督混凝土的质量,二次、三次灌浆前,要及时清理干净基础孔内的泥土、杂物,骨架钢筋要扎好、均匀,调整位置要放好调整垫块,地脚螺栓螺母拧至露4-5个螺距长,混凝土需振动、密实。
2、离心机安装前检查
认真检查离心机机座、皮带轮座、皮带轮、跑轮、锥套、夹轴器等是否有砂眼、气孔、裂纹等缺陷。
认真检查跑轮的尺寸(如:椭圆度等);轴的尺寸(如:直线度等)是否超差;轴上的键槽是否有缺陷(不对称、大小不一、有修补现象)。
离心机轴承座内是否清洗干净(有泥沙、铁屑等杂物);润滑油脂是否需更换;锥套的锥度与轴承、跑轮内孔锥度是否相符,并有足够的调整余量,轴承与轴承座是否跑外圆、轴向窜动。
安装地脚螺丝的丝牙与螺母的配合是否配合完好,保证丝牙露出足够的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