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已经形成规模,互联网应用走向多元化。互联网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方式,甚至影响着整个社会进程。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数量突破5亿,达到5.13亿,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互联网普及率较上年底提升4个百分点,达到38.3%。
网络经济得到快速增长。根据iResearch统计,2011年网络经济市场规模突破2300亿元,到2013年将达到5400亿元。在细分市场结构中,2011年移动互联网和网络广告的占比均有小幅提升,电子商务的占比仍维持着40%以上的占比。其中,移动互联网市场的增长,主要源于传统电商企业快速拓展移动业务以及移动支付的快速推进;电子商务市场稳定态势的保持,主要源于网络购物和旅行预订市场的持续增长;广告主网络广告投放比重持续增加,助推整体网络广告市场保持稳定上扬态势;而网络游戏市场,由于网游用户付费市场接近饱和,网络游戏市场规模增长逐步趋向平缓。
三月份,Alex在一篇文章中写道,随着越来越多的网站变得综合性,整个网站系统正在变成一个平台和数据库。大型网站将会转化提供为网络服务,将把他们的信息有效的暴露给世界。这种变革从来不是顺利的,如伸缩性是一个大问题,法律上也不是简单的。
不过,他说网站变成为提供网路服务,这并不是一个问题,问题是何时开始及怎么做 。
这种转变将会以下两种方式中一种发生。有些网站会效仿llAMAZON和del.icio以及flickr网站,并通过一个REST API (专业术语)来提供信息。其他网站会尽量保持自己的信息不公开。
但是它将通过mashups来创建可用的服务,如DAPPER ,TEQLO,以及YAHOO PIPE。
实际的结果将是非结构化信息将让路给结构化信息,这将为更多的智能化铺平道路。
注意了,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一趋势正在从一些小的地方显示出来,特别是2007 年的facebook网站。也许在未来10年的时间,网络服务的景观将更加开阔,因为在2007年“围墙花园”仍然制约着我们( 注:“围墙花园”指的是一个控制用户对网页内容和服务进行访问的环境)
互联网受欢迎的根本原因在于它的成本低,优点如下:互联网能够不受空间限制来进行信息交换信息交换具有时域性(更新速度快)交换信息具有互动性(人与人,人与信息之间可以互动交流)信息交换的使用成本低(通过信息交换,代替实物交换)信息交换的发展趋向于个性化(容易满足每个人的个性化需求)使用者众多有价值的信息被资源整合,信息储存量大、高ll效、快速信息交换能以多种形式存在(视频、图片、文字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