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后熟作用。一般半冬性小麦的后熟期为60—70天,冬性小麦的后熟期为80天,在后熟期,种子的呼吸作用很旺盛,不断的释放水和二氧化碳,引起种子表层湿润。为此,未完成后熟作用的小麦种子,储藏时稳定性很差,必须采取措施,加速其后熟阶段的完成。干燥的空气、充足的氧气和日光暴晒,都有利于种子后熟。小麦可作为切花,在花束中做装饰,也可用于作插花的配材。
新的小麦国家标准有利于保护农民利益,改善小麦面粉品质。此次小麦国家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修改小麦分类检验方法,将感官检验改为仪器化检验。实行小麦分类仪器化检验,从而最a大限度地消除感官检验带来的人为偏差,这对于确保小麦收购验质客观公正,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具有重要作用,对进一步推进小麦品质优化,促进优质小麦生产,引导小麦市场价格的形式,改善小麦面粉加工品质也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注意适期晚播,根据品种特性,确定适宜的基本苗。要防止播量过大,造成后期管理被动。三、注意防止倒伏,重施起身拔节肥。推广的优质小麦品种,有的不抗倒伏,特别对于群体过大的麦田,在返青至拔节前须进行一次化控处理,可喷施多效唑或麦业丰。要重施起身拔节肥,控制多余下落穗的形成,促进穗大粒多。四、注意浇好灌浆水,麦黄水,喷施叶面肥,防止早衰。浇好灌浆水,对于增粒重、预防干热风有重要作用。天气干旱,运用麦黄水,有利于下茬套种,防止早衰。在5月上中旬,结合防治a病虫害,喷2~3次叶面肥,如0.2%~0.3%磷酸二氢钾,能减轻干热风危害,增产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