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海绵城市贡献金企力量
如何有计划地做好城市更新工作,加快建成现代化创新型城市,杨秋生等4位市政协员提交了《关于尽快开展我市城市更新工作的建议》。对此,市住建局答复称,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5%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标准,基本消除黑臭水体。
聊城海绵城市项目——路街区
杨秋生等在提案中说,所谓城市更新,就是一种将城市中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城市社会生活的区域做必要的、有计划的改造活动。近年来,聊城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批量进行,中小学校改造与雨污分流、海绵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进展较快。但也存在缺少系统的城市更新计划问题。建议坚持规划引领,实现城市更新科学有序发展;优化计划管理,拓展城市更新范围;创新实施机制,试点重点更新单元开发;完善用地政策,促进城市更新项目实施;加大配套力度,提升公共设施服务水平;提倡有机更新,鼓励旧工业区转型升级;加强服务监管,保障更新项目有序实施。
透水地下——蓄水模块
对此,市住建局答复称,2016年聊城市被评选为首批省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获得省级海绵城市建设资金2487万元。2017年聊城市再次获得省级海绵城市建设资金1599万元。聊城划定了东昌湖流域(东至柳园路、西至站前街、北至东昌路、南至南外环)和小湄河流域(东至东外环、西至光岳路、北至黄河路、南至南外环)两片区域为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域,并对各区域进行了指标分解,制定了《聊城市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5%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标准,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消除黑臭水体。各县(市、区)划定不小于2020年城市建成区面积的25%作为试点区域,每年完成不得少于建成区面积的7%,确保2020年前建成运营。
线性排水沟
市城区及各县(市、区)的海绵城市建设工组均有序开展,截至2017年8月底,聊城市海绵城市在建项目55个,累计建成海绵城市面积20.582平方公里,2017年新增海绵城市建成面积5.726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区海绵城市在建项目38个,累计建成海绵城市面积17.872平方公里,2017年新增海绵城市建成面积4.707平方公里。
2017年,省政府下达我市棚户区改造新开工任务34744套,61个项目,要求9月底前开工建设。截至8月底,全市完成拆迁29985套,拆迁完成率86.3%;新开工33737套,开工率97.1%。
2020年前基本完成所有棚户区改造任务,对全市范围内的城中村、城边村和建制镇符合棚户区改造条件的项目进行了摸底调查,2018-2020年共计划改造104613套,改造项目207个。
市住建局2015年编制了《老旧住宅小区2016-2018年三年改造规划》,确定纳入老旧小区整治改造计划385个小区。
在雨水花园探访发现,花园的地面比小区内地面低约近半米,外形类似一个小池塘。花园的一侧种有各类水生植物。虽然雨势较大,但雨水花园内并没有出现积水,这是因为雨水或是通过自然下渗进入地下,或是通过花园边的溢流井进入了小区的排水管网,最终汇入了市政管网中。
“海绵城市有几大原则,分别是渗、滞、蓄、净、用、排(生态陶瓷透水砖的优点),这个雨水花园把上述原则都体现出来了。”当雨特别大的时候,通过雨水花园将雨水先短暂储存,再下渗或流入溢流井内,这个过程减缓了雨水汇入市政管网的速度,从而降低了强降雨时市政管网的排水压力。雨水同时又成为花园内种植的水生植物的生存用水,一点都没浪费。
为了验证改造后的海绵设施排水能力,从居民家中借来一盆水,直接倒在小区内步道的生态陶瓷透水砖上:只见水并未向步道两侧流去,而是直接原地下渗,一盆水泼完,步道表面仅留有一些水印,鞋子踩在上面并不打滑。
生态陶瓷透水砖是用颗粒较大的材料制成,中间留有空隙,透水砖下还有碎石层、沙层和预埋好的渗流管,雨水能够快速下渗,而经过碎石和沙层过滤,客观上还起到了净化作用。
海绵城市的改造工程,没有一般城市建设中常见的大规模施工场面,取而代之的是精细化施工。
陶瓷透水砖是指利用陶瓷原料经筛分选料,组织合理颗粒级配,添加结合剂后,经成型、烘干、高温烧结而形成的优质透水建材。特点如下:1.高强度。产品是经过1200-1300℃高温烧成,产品结合是由颗粒间物理成分熔融后冷却形成的结合,强度非常高。通常大于45兆帕。2.透水性好。采用合理的颗粒级配,可以迅速透过小到中雨的降水量。3.抗冻融性能好。由于颗粒间孔隙大,结合是烧结结合,对于北方的冻融有良好的抗性。很好的解决了水泥透水砖的透水好则抗冻融不过关,抗冻融好则不透水的难题。4.防滑性能好。表面颗粒较粗,雨水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