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砧板作为每家厨房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许多人看到的也许仅仅是砧板在厨房中所发挥的作用,却忽略了另外一点那就是砧板材料的选择会和家人的健康息息相关。据权威专家的研究表示,一般家用木质或者塑料砧板,每平方公分就要多达26000个细,比家居的马桶盖还脏。砧板上的大肠杆菌、葡萄球菌轻则造成家人拉肚子,重则造成食物中,而且科学家研究发现砧板更是被怀疑是造成肠病变的传染媒界。既然如此,那砧板材料的选择一定不容忽视。
据悉,由于需要添加树脂等配料,目前每10万吨生物合成树脂颗粒共计取用7.5万吨秸秆。作为国内利用秸秆、稻壳等生产可调控降解时间生物合成树脂颗粒企业,幸福人公司已成功开发出以秸秆为主原料的3D打印材料,将于不久后推出。目前企业年产生物合成颗粒1万吨,为满足国内外需求,幸福人公司项目二期计划投资8.6亿元,建设占地10万平方米的生物合成树脂及延伸产品产业园,届时企业将年产10万吨生物树脂颗粒、10万吨可降解农用地膜及延伸产品。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2009年2月宣布,该所承担的二氧化碳共聚物及其产品产业化项目通过鉴定。经过4年的开拓,该项目取得了3项世界一:在国际上一次解决了二氧化碳共聚物的冷流难题;率先开发出具有生物可降解性能的高阻隔薄膜材料;获得全球一个二氧化碳共聚物医用可降解材料生产许可证。
二氧化碳共聚物自问世以来,因其能高效利用二氧化碳并解决塑料的白色污染问题而备受关注。但其合成过程中始终存在的催化剂效率低、聚合物加工性差、成本高等难题成为二氧化碳共聚物及其产业化的瓶颈,也是各国竞争的焦点。长春应化所于2004年初就已成功开发出可工业化应用的稀土三元催化剂,并在蒙西建成世界首条千吨级二氧化碳共聚物生产线,确立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领导地位。为加速推进二氧化碳共聚物产业化,开发出具有实用价值的二氧化碳共聚物产品,2004年10月,长春应化所承担并实施了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重大项目二氧化碳共聚物及其产品产业化推进项目。该项目历时4年,取得了一系列在国际上居于高水平的创新性成果。项目组开发的多元共聚新型稀土催化剂和强化交联的新技术,解决了二氧化碳共聚物在30℃以上便存在严重冷流现象这一国际上一直未解决的难题,有效提升了二氧化碳共聚物的催化剂效率。长春应化所科研人员引入外部结晶控制聚合物聚集态的方法,突破了二氧化碳共聚物连续吹制成膜的技术难题,在国际上率先开发出具有生物可降解性能的高阻隔薄膜材料。他们还与吉林金源北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手,开发出二氧化碳共聚物医用敷料,并获得了世界上一个二氧化碳共聚物医用一次性可降解材料生产许可证。目前,该公司已投入3000万元建立了医用敷料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