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产能良好市场预期下,钢铁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兼并重组被认为是去产能的重要推手。河钢集团收购斯梅代雷沃钢厂,迈出国际化的坚实步伐;宝钢、武钢合并为中国宝武集团,实现了中国钢铁产业战略性的重组;马钢、太钢研发的时速350公里高速动车组轮、轴材料完成60万公里运行考核,奠定高铁轮轴国产化基础……这一系列结构性重组充满着远见卓识。
“在我国目前的发展态势下,钢铁行业的兼并重组是必然趋势,2016年的宝武合并成为我国钢铁行业兼并重组的一个典范。”宝武集团武钢科技创新部副部长袁伟霞详细讲述了宝武合并后的重组合力。“宝武合并提高了我国钢铁行业的集中度,在当前钢铁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可以更好地凝聚力量、提高整个钢铁行业的竞争力,是打造钢铁强国具有战略意义的举措。”
钢铁去产能率先完成任务成效显著
2016年8月31日,这是一个让包钢人永远铭记的日子。这一天上午,在近200双眼睛的注视下,屹立了56年的2号高炉开始拆除。这让曾在2号高炉工作的“老炼铁”杜攀峰心里难以割舍。不过,他也最终释怀了,因为在国家、内蒙古自治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动下,拆除环保不达标、设备相对落后的2号高炉势在必行。拆除2号高炉之后,杜攀峰和他的工友们先后有200多人被安排到其他岗位工作,有的去了新厂,有的在本单位转岗。虽然收入降了,但是他坦言自己年龄也大了,从事压力相对小一点的工作更适合自己,同时也能为年轻人的快速成长腾出岗位。“老炼铁”的这番话,代表了包钢广大干部职工的心声。
党的十九大已经胜利闭幕。这其中,历历在目的是关于“极不平凡五年”的精彩论述,对我们的启迪还很多,更促使我们去深入思考:过去几年做了什么,怎么做得更好,下一步怎么做。
10月21日,在党的十九大新闻中心举办的记者招待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何立峰强调,“结合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钢铁方面的去产能工作,按照市场化、法治化的手段稳步向前推进。截至目前,去过剩钢铁产能已经超过1.1亿吨,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何立峰的讲话是对当前去产能工作的肯定。钢铁行业去产能是去产能工作的重中之重,是钢铁行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实现脱困发展的必由之路。到如今,钢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近两年来,中国钢铁行业逐渐走出低迷,内生动力有效增强,改革成效显著。
“近两年来,中国压减的炼钢产能,相当于世界产能第二位日本全国的炼钢产能,比世界任何其他国家的炼钢产能都多。”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专家李全功形象地概括了钢铁去产能的显著成果。中国的钢铁去产能不到两年间取得举世瞩目的成果,也为世界钢铁市场回暖提供了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