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地区受纬度较高影响,冬季光照强度和光照时数降低,温室大棚蔬菜在低温环境下极易发生生长迟缓,长势缓慢,苗势不旺的情况,严重影响冬季温室大棚蔬菜产量。温室大棚遇到连阴天或雪天会导致温度急剧下降,如果这时候保温措施、管理措施不到位,极易造成温室大棚蔬菜栋苗、死苗、死颗现象,给温室大棚生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寿光科创温室技术员老朱总结了几点温室大棚越冬管理技术要点,能够帮助减少冬季气温较低给温室大棚蔬菜造成的不良影响,现分享给温室大棚种植户:
一、加强温室大棚保温
北方地区多采用日光温室大棚作为蔬菜生产温室,很多地区在建设日光温室时设计、建设不严,一些日光温室的棚面角度和墙体厚度不合理,导致部分日光温室冬季大棚内温度较低,夜间保温蓄热能力不足,影响了温室大棚蔬菜的正常生长。可采用以下措施进行预防管理,提高温室大棚保温性能:
1、后坡面保温。后坡面受承重能力影响,现在一般使用轻质保温板、薄膜和无纺布作为保温材料,上附20-30公分厚土进行保温;如果后坡保温层厚度较薄,可在后坡添加20公分草毡,上边培土增加保温效果。
2、如果棚面保温使用草毡。检查草毡完整情况,损坏严重的及时更换,厚度低于3厘米时要增加双层,提高夜间温室大棚保温效果。
3、加强山墙保温。日光温室主要依靠三面墙体保温蓄热,可通过加强山墙两侧保温蓄热能力,提高冬季温室大棚保温效果。如可在山墙边沿堆放秸秆或草毡覆盖,但要注意防风和防火;
4、及时修补薄膜。发现温室大棚薄膜破损后,要及时使用双层薄膜粘贴或胶带粘贴,防止温室大棚漏气,降低温室大棚室内温度。
5、温室大棚前挖防寒沟。防寒沟深度控制在80-120公分,内部填充杂草等保温材料,提高温室大棚防寒保温能力。
在采取以上措施以后温室大棚内最低温度在阴雪天气下应在8℃左右,晴天应保证在12℃左右。
二、加强温室大棚采光:
冬季北方地区光照时间段,光照较弱,种植户在管理温室大棚时要根据天气情况,尽量多增加温室大棚采光时间,保证温室大棚内温度。
1、要适时揭盖草苫或棉被。
晴天太阳出现后半小时,种植户就可以拉放草毡或大棚保温被,切记不能过早拉帘,防治温室大棚内气温骤降,影响蔬菜生长。
2、要适时防风。一般冬季放风时间选在晴天午后,气温最高的时候,时间不要过长控制在1-2小时内。这时候温室大棚内温度在28-30℃时就要及时放风,到达25℃左右时及时关闭风口。在阴天、雾天天气也要坚持揭苫,以充分利用阴天条件的散射光,每天中午前后应有两小时左右或更长的揭苫时间。防止强调单纯保温,而整天或几天不揭草苫。还要注意放风,阴天每天应保持20分钟左右,防止有害气体在温室内聚集使温室大棚蔬菜受害;
2、擦拭棚膜。要经常擦拭温室棚膜,特别是阴天条件更应如此,增强温室大棚薄膜的透光性,提高采光效率;
3、绷紧棚膜。温室大棚棚膜如果无法拉紧,表面褶皱会散射掉部分太阳光,影响大棚内植物采光。
三、连续阴天突然转晴的管理
温室大棚遭遇连续阴天7天以上突然转晴时,揭苫的时间比往常提前些,使蔬菜在较低的温度下接受阳光,随着晴天后温度逐渐升高,蔬菜如有萎蔫表现时要及时回苫,为防打蔫,还可在叶子上喷15-20℃清水,回苫时间长短以不打蔫为准,并且在3-5天内中午前后不能离人,时刻观察、注意植株的表现,防止闪苗,经过几天的揭苫、回苫锻炼过程,可恢复正常管理。另外,长时间阴天过程中,由于植株制造养分能力低,可根据长势适当补充养分,可以喷200-300倍的白糖水。
四、控制温室大棚湿度
根据温室大棚温度、湿度、植株长势、土壤墒情要谨慎浇水,满足植株生长的需要即可,不能浇水过大、过勤,以防止沤根。坚持膜下浇、小水浇,并根据天气预报晴天上午浇水。
五、病虫害防治
为降低温室大棚内湿度,冬季病害防治以熏烟为主,每亩温室大棚用百菌清200-300克,7-10天一次,共2-3次,或速克灵烟雾剂,每亩用250-300克。虫害防治可用敌敌畏烟雾剂、吡虫啉、韭保净、阿克泰等无公害农药。还可以采取物理措施,如结合绑蔓用银灰色塑料绳驱避害虫,在温室大棚内每亩张挂15-20块黄色诱板,可诱杀蚜虫、白粉虱。
我们为您提供从温室设计-骨架材料加工-施工安装的完善温室一条龙服务,所有设备一站式购齐。专业设计建设无土栽培、生态餐厅。如有需要请联系科创温室 0536-5228050 15662566132
更多温室大棚文章尽在:科创温室 www.kechws.com
![](http://queue2.img.makepolo.com/tmp/product_4_bf1e3623c703f13b5ca653adcb24ea51.jpg)
![](http://queue2.img.makepolo.com/tmp/product_4_439acd75a33984ad32ad90c4e6df95f4.jpg)
![](http://queue2.img.makepolo.com/tmp/product_4_3d826496b56be8ac64fc95e219d0dd2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