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糠油,又称稻米油、谷物油。米糠油是取之于稻谷加工大米的副产品米糠中的一种营养十分丰富的食用植物油。脂肪酸组成比较完整,不饱和脂肪酸达80%,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1:2.1:1.8,还含有较多的维生素E及谷维素,是其它植物油脂不能比拟的,具有降低人体的胆固醇的作用,是理想食用油,被誉为‘心脏油’。
米糠油的脂肪酸组成较为均衡,且含有丰富的Ve、复合脂质、磷脂、三烯生育酚、角鲨烯,植物甾醇(5%),谷维素(0.5%)等几十种天然生物活性成分,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80%以上。米糠油是别具特色的珍贵的健康食用油.是制作营养油,调和油,煎炸油,食品原料的良好油料。
2、米糠油的硅胶脱色法米糠经溶剂浸出制得的米糠油,其色泽呈暗棕色、暗绿褐色或绿黄色,这主要取决于米糠贮存中的变质程度、制油方法和加工条件。一般来说,米糠油的深色经脱色不能完全除去,生产清澈透明和色浅的米糠油较困难。采用硅胶对米糠油脱色进行研究,采用硅胶柱渗滤脱色和硅胶同混合油混合脱色两种方法。其缺点是混合油通过硅胶柱时(尤其是溶剂浸出毛米糠油)流速慢。硅胶脱色可将工业常规实用的精炼工艺:脱胶—一次脱蜡—精炼—脱色—二次脱蜡和脱臭改进成硅胶柱—渗滤处理—脱胶—脱蜡—精炼—脱色和脱臭工艺。
4、米糠油再酯化脱酸法植物油脱酸方法之一就是使油中游离脂肪酸(FFA)经酸化反应转化为中性甘油酯,达到脱酸的目的。Bhattacharrya.A.C和D.K.Bhattacharrya[14]将米糠油脱胶和脱蜡后,采用甘油进行再酯化,将FFA15~30%的米糠油得到脱酸效果而降低酸价。再酯化法再与传统的碱炼、脱色联合进行,制得色泽浅的食用油。本研究中的米糠油样品的再酯化反应在温度为或隋性气体条件下进行,同时使用或不使用催化剂,添加或不添加甘油。毛糠油再酯化适宜于180~200℃之间进行,使用超理论50%的过量甘油在2个h内中和FFA,温度为200℃,可使其含量从15?3%降低为6?2%,在同样温度下,进行4~6h的反应,FFA含量仅分别降低1~2%;使用催化剂对酯化率无影响;在真空条件下可有效地再酯化。高FFA的工业用米糠油的脱酸,在脱胶和脱蜡后,给其中加进甘油并使用酸作催化剂,可通过酯化取得脱酸效果。米糠油经单甘酯酯化后,经碱炼、脱色和脱臭或物理精炼,可获得优质米糠油,其色泽取决于毛油的色泽。从生产成本和损耗来说,该方法精炼高酸值米糠油时,需要工业纯单甘酯(MG),生产成品油成本太昂贵,能否用于工业生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