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上悬挂铜钟一口,钟高3米,直径2米,高5吨,为广东现存最da的青铜巨钟。而奇怪的是,悬挂这么重铜钟的只是一根葛藤。讲到葛藤,还有一个颇为神奇的掌故。
古代有一大官乘轿路过此地时,扎轿杠的绳索断了,便吩咐轿夫在半时辰内找到绳子扎好轿杠。轿夫正焦急找着,忽见路旁走来一位老人。老人指着山岩上的一条葛藤说:“可用那藤。”
玉皇阁位于保山城西太保山的右山腰。该阁建于明洪武年间,为3层重檐斗拱建筑,由36根高大的圆柱支撑,顶部全是梁架斗拱,渐次往上收拢成八卦形,至屋顶为太极图。
屋顶系金黄琉璃瓦铺就,外观飞檐翘角,看上去端庄大方,气势雄伟。楼内有精美的壁画,泥塑和浮雕,楼前有两亭一台,还有3棵枝繁叶茂的大青树,旁边有太清仙境、玄帝观、文昌宫等建筑,为保山的八景之一。
宋时,屋顶部分开始大量使用琉璃瓦,建筑外貌趋于华丽。 明代琉璃工艺水平大大提高,早期琉璃瓦用黏土制坯,明代琉璃瓦采用白泥(高岭土、瓷土)制坯,烧成后质地细密坚硬,强度较高,不易吸水,琉璃面砖、琉璃瓦的应用面也更加广泛。不但坯体质量高,而且预制拼装技术、色彩质量与品种方等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琉璃瓦在使用上是有严格的要求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