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研磨加工有什么特点
相信很多模具行业的朋友都听说过精密研磨加工,但是还是有很多不是这行的朋友对精密研磨不是很了解,那么精密研磨加工有什么特点呢?下面上本来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精密研磨加工有什么特点
研磨加工既可加工金属材料,也可加工非金属材料。研磨加工后精度可达IT5级,表面粗糙度可达Ra0.1~0.006μm。应用较广的一种光整加工。
1、微量切削
由于工件与研具之间有众多磨粒分布,单个磨粒所受载荷很小,控制适当的加工载荷范围,就可得到小于1μm的切削深度,实现工件材料的微量切削。
2、按进化原理成型
当研具与工件接触时,在非强制性研磨压力作用下,能自动地选择局部凸出处进行加工,故仅切除两者凸出处的材料。从而使研具与工件相互修整并逐步提高精度。超精密研磨的加工精度与构成相对运动的机床运动精度几乎是无关的,主要是由工件与研具间的接触性质和压力特性,以及相对运动轨迹的形态等因素决定的。在合适条件下,加工精度就能超过机床本身的精度。所以称这种加工为进化加工。为了获得理想的加工表面,要求:1)研具与工件能相互修整;2)尽量使被加工表面上各点的加工痕迹与研磨盘的相对运动轨迹不重复,以减小研具表面的几何形状误差与工件表面形状所引起的“复印”现象,同时减小划痕深度,减小表面粗糙度;3)在保证研具具有理想几何形状的前提下,采用浮动的研磨盘,可以保证表面加工精度。
3、多刃多向切削
在研磨加工中,由于每颗磨粒形状不完全一致,以及分布的随机性,磨粒在工件上作滑动和滚动时,可实现多方向切削,并且全体磨粒的切削机会和切刃破碎率均等,可实现自动修锐。通过提高工件与磨粒的接触面积、接触压力及相对移动距离,减小磨粒圆锥半顶角,可提高加工效率;通过减少磨粒粒径、工件与磨粒的接触压力和磨粒体积率,以及增大工件的屈服点、磨粒圆锥半顶角和磨粒率,可减小表面粗糙度。
无心磨床操作规程
1. 必须正确安装和紧固砂轮、导轮,新砂轮、导轮在安装前必须保证无裂纹、破损,并经过静平衡检测,粗修后取下再次平衡装机精修,才可投入使用;
2. 上班前应检查液压润滑油是否达到要求,如油面低于油标时,应及时添加后方能起动机床。机床空运转10分钟左右无异常才能加工工件;
3. 砂轮主轴、导轮主轴一定要润滑正常后才能起动,发现润滑灯不亮及砂轮主轴压力低于0.4Mpa,必须及时找相关人员分析原因排除故障,维修时如需取下砂轮,维修完后,设备操作者必须将砂轮重新进行静平衡检测,检测调整符合要求后安装上机,锁紧螺母锁紧到位并空转10分钟左右无异常方可精修砂轮投入使用;
4. 轴承如有不正常噪声或严重发热现象,必须找有关人员找出原因,并加以消除后才能继续使用;
5. 磨削工件时,进刀量不能大于工艺规程规定的吃刀量。
6. 冷却液箱应定期清洗,清除积聚的磨料及磨削。要定期检查皮带的松紧程度,不能过松或过紧。否则,应找有关人员消除后方能使用。
7. 停机和下班前,应将砂轮空转10分钟左右后再停机、机床各部位擦净,在各润滑部位加注规定的清洁润滑油。
机床刀具应注重其生产效率而非价格
机床本身并不能给用户带来价值,所以我们必须帮用户提高机床的使用率。机床行业专家张曙认为,当前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是机床利用率低的问题,因此如何使机床达到它的最1高效率值需要企业好好思量。而刀具作为机床加工任务的执行者,如果刀具水平上不去,再高的转速也无法发挥作用。因此刀具管理服务应运而生。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工具分会秘书长沈壮行曾对记者说:“现代高效刀具就是要实现高效率、高精度、高可靠性、专用性,能够根据加工特点及工件提供整套的高效加工解决方案,这也是国际刀具企业流行的做法,但现在我们更多的却只是在卖产品,这种观念必须改变。”他说,“好的刀具企业在明确了用户的加工要求后,甚至会帮助编制工艺,制定一整套加工方案,最终提高了多少效率都会有详细的比较,而用户是乐意接受这样的有偿服务的,这同时也不失为企业的另一利润增长点。”
同时,他也表示,用户在采购刀具时,过多地看重价格因素,这也是一个误区。
即使免费为用户提供刀具,也只能为客户节省少量的成本,那只是加工刀具的成本占总成本的百分数。虽然听起来已经非常可观,但从长远来看,客户并不会满足于这些,我们要向客户推荐其他更为盈利的经营方式。
而制造经济学模型正是他们要推崇的经营方式。该模型强调的是,如果把购买刀具的价格降低30,客户将因此节约1的零部件成本。但如果购买更好的刀具,并使得刀具寿命延长50,客户也可以节省1的零部件成本。但是如果购进性能较好的刀具,从而提高切削数据,加快生产速度(假设提高20),那么就能节约15的零部件成本,而这将为客户带来更多的利润。
他们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美国制造业从一开始就使用正确的刀具,即使需要为此多付点费用,也能节省150亿美元的资金。据此推算,中国的制造业如果都能使用正确的刀具,便能节省300亿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