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针的磨损
静电消除器通常在放电针上施加4kV以上(高频AC方式为2-3kV)的高电压,因此,放电针尖端部分加载了非常大的能量载荷。这是放电针磨损的主要原因,并且污染也会加大电极针的腐蚀、磨损。
一旦放电针的尖端磨损,必然会降低电场能量的集中,因此离子的发生量也会减少。离子发生量减少后,除电时间就会变慢。此外,放电针磨损后,对正、负离子的发生量也会造成不小的影响。也就是说,与放电针污染的影响一样,正离子的减少量多于负离子,因此负离子的发生量多于正离子,致使静电平衡度变差。
部分企业在易燃、易爆危险场所采用金属导体直接接地放电的方式,来消除人体静电。此方式虽能够消除人体静电,但是,因为采用的是导体间放电的方式泄放静电电荷,就不可避免地存在静电放电能量较大,从而导致人体电1击和引发火灾爆1炸事故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当人体静电电压达到2000V(通常人体静电电压在1000V-10000V之间)时,人体与静电导体之间的放电能量可达0.4mJ,这远远高于油品蒸汽的最1小点火能(0.2mJ),完全具备引发火灾爆1炸事故的条件。因此,在易燃、易爆危险场所使用接地金属导体泄放人体静电,本身就是一个不安全隐患。而三金加油机采用的接触式人体静电释放器,克服了现行人体静电释放方法的不足,它延长了静电泄放时间,大大降低了瞬间静电能量,在人体静电泄放期间, 既不构成对人体的有感电1击,也避免了引发火灾爆1炸事故的危险。
预防静电危害的基本措施
防止静电危害的原则是控制静电的产生和防止静电的积累。控制静电的产生主要是控制工艺过程和合理选择工艺过程所用的材料;防止静电的积累要求设法加速静电的泄漏和中和,使静电不超过安全限度。
◎ 工艺控制法
就是在工艺流程、设备结构、材料选择和操作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以达到限制静电的产生或控制静电积累的目的。具体方法如下:
1)、 限制输送速度:降低液体输送中的摩擦速度或液体物料在管道中的流速等工作参数,可限制静电的产生。
2) 、加快静电电荷的逸散:包括使用缓冲器,在输送液体物料时,使带电的液体通过管道进入储罐之前,先进入缓冲器内“缓冲”一段时间,使大部分电荷在这段时间里逸散,从而大大减少了带入储罐的电荷;注入储罐的液体应静置一段时间后才能进行检尺、采样等工作,以使蓄积的电荷向器壁、液面集中并泄入大地;消除杂质,石油产品在生产输送中要避免水、空气及其他杂质与油品之间以及不同油品之间相互混合。
3)、消除产生静电的附加源:如液流的喷溅、容器底部积水受到注入流的搅拌、液体或粉体内夹入空气或气泡、粉尘在料斗或料仓内冲击、液体或粉体的混合搅动等。
4) 、选用合适的材料来消除静电。
5)、 适当安排物料的投入顺序:在某些搅拌工艺过程中,适当安排加料顺序,可降低静电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