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选择
用作O形圈的材料有丁腈橡胶、羧酸腈、氟橡胶、乙丙橡胶、、硅橡胶、氯丁橡胶、氟硅橡胶、、氯醇橡胶、、丁基橡胶、天然橡胶、乙烯/乙丙酸橡胶、、全氟橡胶等等。 同样一种橡胶由于配方的不同,性能指标也有较大的变化。所以在材料栏中简单地填写丁腈橡胶或丁腈-40是不准确的。用于O形圈的材料化工部有专门的标准,如:HG/T 2579-1994、HG/T 2021-1991、HG/T 2333-1992、HG/T 3089-2001、HB 5290-1991等。HG/T 2579-1994专门去掉了材料的具体类别,只给出了材料的一些性能指标。关于材料的选择参见表1。


硬度选择O形圈硬度的选择是比较重要的。如某电站水泵水轮机硬度为70(Shore)密封圈,常常剥落,甚至横向切断,后采用85~90(Shore)的密封圈,效果理想。
硬度低,安装方便,但容易出现剥落、安装损伤、挤出甚至压力爆炸。硬度过高,安装不方便。
通常O形圈硬度40~90 IRHD,但在使用中一般70 IRHD是比较合适的,对于硅橡胶是例外,一般使用60 IRHD。
O形圈的修整
未硫化O形圈胶料在高温、压力下为粘稠流体,而到了模压硫化阶段,胶料迅速充满模腔,其多余的部分(为了防止缺胶,填充在模腔中的胶料,肯定保持一定的过量)溢出硫化,便形成了溢胶(也称废边、飞边)。溢边一旦形成,为使外观整齐、美观,必须除去,这一工序习称修边。对修边的要求是尺寸精确、外观整齐。在实际生产中。产品的修边往往费时、耗工,对于要求严的产品,在修边时稍有不慎即可能出废次,必须谨慎对待。一般来说,产品的尺寸规格越小、构形越复杂,修边的难度越高,废品也越多。
O形圈的修边分为手工、机械和冷冻等三类:
1.手工修边。操作者手持刀具,沿着产品的外缘,将溢边逐步修去。这是最原始的方法。效率低、质量难保证,特别对尺寸较小,精度要求高的O形圈难以做到彻底、于净,而且很容易损及产品本体与溢边的连接部。往往留下齿痕、缺口,从而留下漏油、漏气等影响密封的后遗问题。另外。手工修边对操作熟练程度的依赖也很突出。
2.机械修边。为了提高效率和质量,出现了机械修边。常见的是带旋转刀刃的专用电动修边机。所用的刀刃需与制品尺寸高度匹配。如果产品的内外缘都有溢边。则可设计成双刃、多刃口。以实现一次完成。机械修边的加工精度超过手工修边,效率也有成倍提高,特别对一模多腔的产品而言,可以按照产品的排列与分布,设计出与之匹配的刀具。待产品出模后。可整版套上,一次完成冲切。在加热的配合下,一次能修几十个。关键是冲切温度必须掌握好,防止过高后粘连。
3.。将硫化好的成品连同废边,在冷冻条件下进行除边。该技术是由日本的昭和碳酸与国内的昭凌精密共同发明改进,几十年来,随着冷冻介质的选择、换代以及机械动作的改进,冷冻修边也经历了几代改进,日臻成熟和完善,工作效率和加工质量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安装要求一、安装O形圈(O型)的要求
在安装O形圈(O型橡胶密封圈)之前,检查以下各项:
1.引入角是否按图纸加工 锐边是否倒角或倒圆;
2.内径是否去除 表面有无污染;
3.密封件和零件是否已涂抹或润滑液(要保证弹性体的介质相容性,推荐用所密封的液体来润滑);
4.不得使用含固体添加剂的润滑脂,如、。
二、手工安装O形圈(O型橡胶密封圈):
1.使用无锐边的工具;
2.保证O形圈(O型橡胶密封圈)不扭曲,不得过量拉伸O形圈(O型橡胶密封圈);
3.尽量使用辅助工具安装O形圈(O型橡胶圈),并保证正确定位;
4.对于用密封条粘接成的O形圈(O型橡胶密封圈),不得在连接处拉伸。
三、安装、花键等
1.当O形圈(O型橡胶密封圈)拉伸后,要通过螺丝、花键、键槽等时,必须使用安装心轴。该心轴可以用较软、光滑的金属或塑料制成,不得有毛刺或锐边。
2.安装压紧螺丝时,应对称旋紧螺丝,不得按方向顺序旋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