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蓬(学名:Suaeda glauca (Bunge) Bunge.),嫩苗俗称“狼尾(yǐ)巴条”、常称、、等,盐蓬、碱蒿子、盐蒿子别名:、和尚头、、盐蒿,为、一年生草本植物。
碱蓬是一种聚盐性的盐生植物,对盐具有积累效应,它能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可溶性盐类,并把这
些盐积聚在体内.因此,碱蓬可以使盐土脱盐,降低土壤的含盐量,增加土壤中氮、磷、钾,以及有机质和微生物的成分,从而改良盐碱地的土质.碱蓬对土壤的生态保护和改善发挥了天然的作用,被誉为盐碱地改造的“先锋植物”
按照滨海湿地(盐碱地)翅碱蓬生长状况,通过播撒翅碱蓬草籽,恢复滩涂植被。“经过测算,当翅碱蓬的播种数量为每平方米80株的时候,可以达到较好的景观效果。”李晋说,修复工程依据滨海湿地沿滨海岸段的景观格局,借助翅碱蓬与芦苇的自然演替过程,以自然恢复与人工干预相结合的方式,力求彻底改善滨海湿地(盐碱地)的生态环境。
碱蓬草以其强有力的污染物吸附能力,对改良土壤、净化水质等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鸟类、蟹类提供了良好的觅食和栖息场所。
如今,走进全长18公里的红海滩国家风景廊道,红地毯一般的碱蓬草景观重现世人眼前,游人站在滩涂木栈道上纷纷以红海滩为背景拍照留念,用手中的相机见证着盘锦滩涂生态环境的变迁。
绵延不绝的碱蓬草犹如一袭红毯,铺展在绿苇蓝海之间。随着潮水上涨,迁徙而来的鸟类成群飞向岸边觅食,惊扰了红草滩涂上密密麻麻栖息着的海蟹……植被、飞鸟、海蟹相映成趣,成为游人争相观看的景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