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韩骐工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销售热线:020-29060799
国内销售热线:13434332244(微信同号)
外贸热线:13022003343 邮箱:HQchenlianxiang@163.com
主营原厂卡特彼勒发动机总成、卡特彼勒发动机件、卡特彼勒液压泵、 卡特彼勒整机配件
广州韩骐工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成立于2002年店铺成立在中国的南大门——广州
产品配件包括:发动机总成,液压泵总成,电器件,发动机件,液压件,齿轮箱,电脑版,显示屏等等,欢迎各位来本公司实地考察,
技术服务(维修)部:承接卡特全系列推土机、发动机 大、中维修,免费技术指导服务,及时为您解除一系列故障。公司强大的配件供应与精湛的维修技术服务让您解除后顾之忧;公司全体人员恭候您的咨询!
卡特(CATERPILLAR)挖掘机系列:CAT306E,CAT307D,CAT308.CAT315,CAT318 ,CAT320,CAT325, CAT330,CAT336,CAT345,CAT349, CAT365,CAT375,CAT385B,CAT390D,CAT390F,E650,E5080— — —
卡特(CATERPILLAR)推土机系列:D3B, D4D, D6D、D7G、D8K、D9H、D9N、D9R,D9L,D10R,D10N,D10T,D11N,D11R,D12R— —
卡特(CATERPILLAR)装载机系列:966D、973、977、980C、988B,988H— — —
卡特(CATERPILLAR)发动机组系列:3066、3114、3116、S6K、3126、3126B、3126E、3145、3150、3160、3176、3176B、3176C、3196、3204、3208、3304、3304B、G3304、3306、3306B、3306C、G3306、3406、3406B、3406C、3406E、3408、3408B、3408C、3408E、G3408、3412、3412C、3412E、G3412、3456、3504、3504B、3508、3508B、G3508、3512、3512B、G3512、PM3512、3516、3516B、G3516、PM3516、C2.6,C3.4,C4.4,C6.4,C6.4,C6.6,C7,C7.1,C9,C-9、C9.3,C-10、C11,C-12、C-15、C-16、D13000、D311、D315、D318、D320、D326、D330、D333、D333C、G333、D334、D336、D337、D342、G342、D343、G343、D346、D348、G348、D349、D353、D364、D375、D379、D379B、G379、D386、D397、D398、D398B、G398、等配件— —
尽管尚未有权威统计数字出炉,但据预测,2010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全部收入将可能达到4000亿元。按照行业人士的预测,到2015年我国工程机械的销售收入有望达到9000亿元。
5年内,再增加5000亿元市场。这既是中国经济腾飞产生的效应,也与一大批实力型国有、民营企业崛起相关。以营业额计算,中国已有两大企业挤入了2009年世界工程机械公司前十位。
但市场爆发的背后,各方也都看到,一系列困难仍然限制着企业的发展速度及空间,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创新。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09年,徐工集团、中联重科两家企业闯进了全球营业额最大的机械企业十强。但是,中国企业与前几位的销售额差距依然不小。
第一至第三分别是来自美国的卡特彼勒、小松(日本)、日立建机(日本),销售额为181亿美元、137亿美元和60亿美元。徐工集团、中联重科分列第九、第十,收入分别为35亿美元和30亿美元。
另一方面,中国2009年工程机械的总销售额为3100亿元。也就是说,卡特彼勒一家的全球销售额,就占了中国当年销售额的39%。
“中国业内要产生世界级的大型企业,有机会,但依然面临不少考验。比如说,企业的管理模式和技术都需要创新。”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向记者表示。
想要在研发上取得最好的效果,就要参与大型研究项目,站在更高的视野上看市场,从而掌握世界最先进的技术。比如,近10年来,公司已完成的70项研究中,有22项为中国政府的研发项目。
这家公司的创新理念在于:不仅要推出新品,而且要注重对产品线主要部件的标准做研发,尽量降低产品的复杂性优化产品制造与组装流程的效率。
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则强调,三一重工倡导的方式,是把创新当做“工程”来看待。“靠几个项目、几个独立的技术无法支撑企业长期发展。公司组建了一个‘工程机械技术创新平台’,这种创新组织的管理行为,是企业从战略层面,系统地谋划技术创新。”
他说,三一重工每年会将至少5%的销售收入用于研发,对创新平台的建设主要采取引入和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总计有1800位博士、50位资深专家作为公司创新队伍的领军者。
首先,核心零部件、核心技术一直掌握在海外个别企业手里,始终是各企业老总们无法忽视的问题之一。
目前,中国机械行业的大部分液压件、传动系统等,都需从国外进口。在国内企业产能迅速扩张的同时,海外零部件企业经常会拖延供货周期、供应量不足。
记者从一家做液压件的国外企业相关负责人那了解到,有部分产品的交货周期甚至可以达到18个月之久。
对于中联重科来说,如果期待在关键技术上掌握话语权、不被掣肘,必须要在标准的制定上,占领高地。
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柳工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晓华也对记者指出,目前中国企业与海外企业的差距,主要是在国际技术标准上的差距。“我们希望通过收购、引进和产品的自主研发来弥补(标准差距),其中自主研发要占到60%以上。工程机械很多软件是从日本采购的,我们也到日本公司参观过,职业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
在王晓华看来,工程机械厂家数量已较多,也走向国际市场了,但并不代表强盛。“(公司的)具体工作是,围绕基础件的攻关做大力研发;通过产学研,提高知识产权的含金量;此外,也准备在铸件、毛坯件上增加研发能力及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