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超前小导管钻孔机小导管数控冲孔机解决了用钻头打孔时需要划线定位的繁琐步骤,大大解决了冲孔时管材易变形损坏的问题,带来了更大的工作效率;小导管数控冲孔机自身代有刻度标尺,在冲孔作业时,不需要划线就可以快速准确的打出非常漂亮的孔。解决了为打孔不准而发愁;设备模具采用了先进的国标模具钢材料,材料均达到国家标准,且冲针为加长型冲针,大大提高了模具使用寿命,减少了使用成本。
隧道超前小导管钻孔机
特点:①小导管注浆施工工艺简单,易于操作,施工安全,土层加固见效快,浆液损失少,成本低,是隧道施工中最常用的加固土层的方法之一。②小导管注浆仅作为地下工程施工防坍塌和沉陷的辅助手段。③小导管超前注浆设计应根据地质条件、隧道断面大小及支护结构型式选用不同的设计参数。
主 要 规 格 | HY80CNC | 冲孔速度 | 1/秒 |
适用碳钢管材 | C型钢 方管 圆管 | 送料速度 | Max800mm/秒 |
适用材料长度 | 直送5300 mm | 冲孔精度 | ±0.3mm |
加工管材 | 80*80 | 尺寸 | 6800*1400*700 |
送料方式 | 直送或夹送 | 送料伺服电机功率 | 1.5 Kw |
每管件可设冲孔数 | 200孔 | 机器重量 | 1500Kg |
隧道专用超前小导管打孔机
工艺原理:在软弱土层中沿着开挖轮廓线和加固轮廓线,按照一定的入射角度,数控小导管冲孔机打设一定数量的小导管,用注浆设备把配置好的注浆材料,通过小导管注入到软弱地层里,使注浆材料在软弱地层里向四周迅速扩散和固结,隧道超前小导管钻孔机并使小导管和土体固结在一起,起到棚护和加固地层的作用。 管棚超前支护法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在软弱围岩中进行隧道掘进的新技术。
超前小导管冲孔效果展示
适用范围:小导管适用于处于无粘结、自稳能力差的砂层及砂砾(卵)石层;小导管施工只是对开挖掌子面局部土层进行加固,开挖土层不宜长时间暴露,应坚持先支撑后开挖的原则;同时小导管注浆也可用于各种临时性的地层加固。
设备展示图
小导管的浆液通道作用
在小导管注浆技术使用过程中,注入围岩的浆液是通过小导管上的注浆孔均匀地渗入到围岩中的,故在小导管注浆技术中小导管充当了浆液通道的作用。在地下工程小导管注浆中,一般讲小导管加工成花管(工程上有时叫花管注浆)。导管采用普通钢管。浆液在压力作用下通过小导管,注入围岩以达到加固围岩的作用。
超前小导管生产线
隧道管棚施工的过程中需要用到管棚与超前小导管,而且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两者之间的区别,下面就由朱经理为您讲解一下管棚和小导管的几点区别:
1、管棚施工是利用钢拱架与沿开挖轮廓线,以较小的外插角,向开挖面前方打入钢管或钢插板构成的棚架来形成对开挖面前方围岩的预支护,是利用钢管或钢插板作为纵向预支撑、钢拱架作为横向环形支撑,构成纵、横向整体刚度较大的支护系统,阻止和限制围岩变形,提前承受早期围岩压力。
而超前小导管注浆是在开挖前,先用喷射混凝土将开挖面和3m-6m范围内的隧道封闭,然后沿隧道周边向前方围岩内打入带孔小导管,并通过小导管向围岩压注起胶结作用的浆液,待浆液硬化后,坑道周围岩体就形成了有一定厚度的加固圈,从而保护开挖作业。
超前锚杆和超前小钢管是沿开挖轮廓线,以稍大的外插角,向开挖面前方安装锚杆或小钢管,形成对开挖面前方围岩的预锚固,在提前形成的围岩锚固圈的保护下进行施工作用。
2、超前小导管的处理范围一般也就6米左右,小导管为壁厚5mm的钢管,直径一般为42mm。是通过小导管浆将掌子面前方的较为破碎的围岩进行固结的一种方法,使围岩形成一个整体后再进行下一步工序。
而管棚是在进洞口的地质条件非常差(如:沙土、破碎严重的岩石、黄土等)的情况下使用,一般长度就20-30米左右,管棚为壁厚3.5mm的钢管,直径一般为108mm。当然洞内地质条件非常差的时候也可以用管棚(如:洞内遇到冒顶现象造成的沿洞轴线长度较大,放量较大)。
汉越重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