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经过滤的冷榨的菜籽毛油,含有较高的水分及杂质,外观浑浊,另外还有少量的丝状黏质,这可能是未变性的蛋白质、黏液质、糖类等物质。通过生产实验比对,未脱皮油菜籽直接冷榨油在多项质量指标方面与脱皮菜籽仁冷榨油相差不大,而设备投入和生产成本则可大幅度降低。
由于冷榨温度低,磷脂、色素等难以进入油中,故冷榨油色泽较浅,磷脂含量低,只需经机械过滤,无需任何化学精炼,即可达到标准。油的酸值和过氧化值的高低与原料的新鲜度有关,严重霉烂变质的油菜籽不适于生产冷榨油。
![](http://img3.makepolo.cn/img3/502/254/100019450254_15287942997279.jpg)
榨膛内的挤压、剪切和摩擦作用不足以将整粒油菜籽挤碎出油,所以在入榨前必须进行轧坯且要求坯片薄而均匀粉末度小表面不露油坯片厚度以3 mm 左右为宜。冷榨对油菜籽入榨水分有严格的要求。预榨机榨膛升温平缓入榨水分可控制低一些一般在8 %以下比较好否则冷榨出油困难。当然水分也不能太低否则轧坯时易产生过多的粉末。
为了提高冷榨效果增加出油率,应将冷榨饼部分回榨,回榨量应根据生产情况适当把握。回榨量增大可降低出饼含油,提高冷榨出油率,但会降低产量并加深出油色泽;回榨量减少虽然可提高产量,降低出油色泽,但会减少冷榨出油率,使出饼含油升高,结构松散,粉末度增大,给后续的浸出过程带来不利影响。一般回榨量可控制在冷榨饼总量的1/ 3 左右。
冷榨时可用蒸锅对料坯进行适当预热,这样可提高冷榨出油率,减少冷榨饼回榨量。但出油色泽对入榨温度反应敏感,温度升高油色明显加深且油中磷脂等胶杂的含量也有所增加。当入榨温度升至60 ℃以上时出油色泽已与热榨无明显区别。因此为生产色泽浅、质优的冷榨油,料坯在入榨前应尽量不预热。更多信息,欢迎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