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DTSYF5166三相四线/DSSYF5166三相三线式预付费复费率电能表(又名预付费分时电表、阶梯电价电表”)是根据居民实际用电状况所设计、制造。它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三相预付费分时电表也被称为预付费分时电表或者是阶梯电价电表,该类采用国外先进技术,同时根据居民的实际用电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后精心研发制造的一类电表。本采用先进的电能计量专用芯片,与成熟的复费率、预付费技术相结合设计而成,应用16位数字采样处理技术及SMT工艺制造的高新技术产品。关键元器件选用国际知名的长寿命器件,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数据显示采用大屏幕液晶,使得数据更加直观,此外因为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可靠性,所以获得广大群众的认可和使用。
其性能指标符合GB/T17215-2002《1级和2级静止式交流有功电度表》中对电子式有功电度表的技术要求,符合GB/T15284-2002《多费率电能表
特殊要求》对复费率电能表的技术要求,并符合GB/T18460-2001《IC卡预付费售电系统》的各项技术要求。
该仪表能实现分时计量预付费,设定日抄表,掌上电脑编程及抄表等功能;可设置2个时区,3种费率,12个日时段;并具有红外和485功能,可实现远距离抄表,通信规约可支持DL/T
645-2007《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为用电自动化管理提供了必备的条件。
其性能指标符合GB/T17215-2002《1级和2级静止式交流有功电度表》中对电子式有功电度表的技术要求,符合GB/T15284-2002《多费率电能表
特殊要求》对复费率电能表的技术要求,并符合GB/T18460-2001《IC卡预付费售电系统》的各项技术要求。
二、主要功能
预付费复费率电能表具有以下基本功能:
3.1
分时有功正、反向电能计量,无功电量计量,可分为4种费率、12个时段、8个时区。
3.3 可通过掌上电脑进行红外通讯、完成编程设置和抄表。
3.4
可实现参数轮显,轮显的参数(不超过32项)和时间间隔可预先设置,参数轮显的顺序也可任意设定。
3.5
带光耦隔离有功无源脉冲输出接口,脉冲常数和电表常数相同。
3.6 记录12个月的有功总电量和分时电量,并可通过红外或485方式抄表。
3.7
具有编程禁止功能和数据清零功能。
3.8 支持部规约的缩位抄表。
3.9
具有先购电后用电,并在指定抄表日自动冻结每月的各费率用电量。
3.10可使用IC卡进行参数设置和抄表。
3.11采用一表一卡方式,IC卡内数据多重校验和加密,可靠。
3.12 每次购电能通过电卡进行双向传递数据。
3.13
能设置非工作营业时段和应急赊欠限量。
3.14 在额定电流范围内能限制最大使用功率(由供电部门限定)。
3.15
具有外接报警输出接口。
3.16
具有内置声、光报警、跳闸断电功能
a.当超负荷时,通过报警跳闸是否允许选择可以控制报警和跳闸信号输出。
b.当剩余电量小于或等于报警设定值,通过报警、跳闸是否允许选择电表可以控制报警和跳闸信号输出与否。
c.当剩余电量等于零,电表输出跳闸信号。
三、工作原理
电能表工作时,电压、电流经取样电路分别取样后,由电能处理专用集成电路经乘法运算后,送到CPU进行处理,最后,CPU将处理过的数据根据需要送至显示部分、通讯部分等输出设备。
由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通过IC卡读写器,写入一定电量和要求的IC卡输入表内微处理器系统,经CPU运算后,提供显示、报警、切断状态信号。
该仪表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四、技术指标
4.1准确度等级 有功1.0 无功 2.0 级
4.2参比电压 220/380V
4.3额定电流3X
1.5(6)A、2.5(10)、5(20)A、10(40)A、15(60)A、20(80)A
4.4额定频率
50Hz
4.5起动电流1级:≤0.004In 2级:≤0.005In
4.6潜动
具有防潜动逻辑设计
4.9电气参数
正常工作电压
0.9Un~1.1Un
极限工作电压
0.75Un~1.15Un
电压线路功耗
≤2W和5VA
电流线路功耗
<1VA
数据备份电池电压
3.0VDC
4.10费率工作参数
时钟准确度(日误差)
≤0.5S
(23℃)
电池容量
≥1000mAh
停电后数据保存时间
≥10年(用新电池)
4.11气候条件
正常工作温度
-20℃~+50℃
极限工作温度
-30℃~+60℃
存贮和运输温度
-40℃~+70℃
存储和工作湿度
≤85%
4.12技术参数
费率数
4
时段数
12
时区数
2
计度范围
0~999999.99
kWh
显 示
液晶(LCD)
通讯波特率
RS485:1200bps~9600
bps、红外口:1200bps
通讯规约
《DL/T645-2007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
![](http://img4.makepolo.cn/img4/310/067/100019531067_1529904888522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