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管道抗震支吊架的安装
安装过程中的成品支架应根据工程实际需要进行调整,正常施工有技术文件规范,施工人员根据设计文件可完成蒸汽水成品水蒸汽高度调节。调整安装正常后,成品支吊架的临时固定部分可正常使用。对成品支吊架调整的几点注意事项作了总结,供新老客户参考:
1、首先,当安装时,标准释放卡应该朝向显示的可见部分;
2、安装完毕的脚手架应调整螺栓高度,通常安装在行程中间,便于观察;
3.通过支架和吊杆调整抗震成品支架的生产偏差,严禁用于调整;
4.当完成所有的操作以确认完成的支撑吊架的操作时,设计应该调整到设计,并且锁销应该被移除。
1、传统的承重支架系统是以重力为主要荷载的支撑系统(传统重力支吊架仅承受竖向荷载);
2、抗震支吊架主要承担管线水平方向的载荷
3、传统的承重支架系统是以重力为主要荷载的支撑系统(传统重力支吊架仅承受竖向荷载)侧向摆动大,破坏临近设施,甚至脱落;2)水平地震作用缺乏支撑结构;
4、抗震支吊架主要承担管线水平方向的载荷,改变抗震支吊架处的重力吊架的受力,进而改变其设计、选型、加劲、锚固等;抗震支吊架分纵向、横向支吊架,其受力、布设、锚固等涉及地震工程、结构工程、机械工程、给排水等多学科多领域知识。
优势一:抗震效果好
本来在设计的时候主目的就是为了有效加固一些建筑,拥有良好的稳定性。现代建筑基本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固定在这些建筑墙体之中,能起到一种紧密结合建筑基体的效果,当地震发生时,能通过锚固体、斜撑等各个构件来抵抗一部分压力,从而达到抗震效果。
优势二:安全防护措施好
本身在制作选材方面就非常严格,这样才能保证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现在也有不少企业和结构在选择产品的时候,都会想了解产品的一些基本情况,保障在选择的时候都能够知道这样的支架可以更好的来使用。
由于抗震支架对保证建筑物内的电力设备正常运转是必不可少的, 在室外送料线埋下时应合理设计抗震支架的安装位置, 使抗震支架能有效地保证建筑物内回路的抗震性能。同时, 在认真实施户外住宅楼宇的电力线路埋地工作时, 应确保抗震支架装置各节点的整洁、完整, 特别是保证抗震支架在施工中的电气布线安装精度。建筑电气布线安装人员应严格遵守我国建筑电力电气工程的相关法律法规, 科学、合理地进行电气布线安装工作。
消防管道抗震支架设备的设计范围:
1、DN65以上的生活给水、消防、采暖及空调水等管道系统;
2、悬吊管道中重力大于1.8KN的设备或吊杆计算长度超过300mm的吊杆悬挂管道;
3、内径不小于60mm的电气配管;
4、重力不小于150N/m的电缆桥架、电缆槽盒、母线槽;
5、矩形截面面积≧0.38㎡和圆形直径大于等于0.7m的通风、空调等系统;
6、所有防排烟风道、事故通风风道及相关设备。
7、内径不小于25mm的燃气管道;在建筑高度>50m的建筑内,燃气管道应设置抗震支撑;
8、设在屋顶的共用天线等。
消防管道抗震支架的安装
(1)管道安装时,应及时固定和调整支、吊架。支、吊架位置应准确,安装应平整牢固,与管子接触应紧密。
(2)无热位移的管道,其吊杆应垂直安装。有热位移的管道,吊点应设在位移的相反方向,按位移值的1/2偏位安装。两根热位移方向相反或位移值不等的管道,不得使用同一吊杆。具体操作见相关规范。
(3)导向支架或滑动支架的滑动面应洁净平整,不得有歪斜和卡涩现象。其安装位置应从支承面中心向位移反方向偏移,偏移量应为位移值的1/2或符合设计文件规定,绝热层不得妨碍其位移。
(4)固定支架应按设计文件要求安装,并应在补偿器预拉伸之前固定。
(5)弹簧支、吊架的弹簧高度,应按设计文件规定安装,弹簧应调整至冷态值,并做记录。弹簧的临时固定件,应待系统安装、试压、绝热完毕后方可拆除。
(6)支、吊架的焊接应由合格焊工施焊,并不得有漏焊、欠焊或焊接裂纹等缺陷。管道与支架焊接时,管子不得有咬边、烧穿等现象。
(7)铸铁及大口径管道上的阀门,应设有专用支架,不得以管道承重。
(8)管架紧固在槽钢或工字钢翼板斜面上时,其螺栓应有相应的斜垫片。
(9)临近阀门和其它大件管道须安装辅助支架,以防止过大的应力,临近泵接头处亦须安装支架以免设备受力。对于机房内压力管道及其它可把震动传给建筑物的压力管道,必须安装弹簧支架并垫橡胶垫圈以达到减震的作用。
(10)管道安装时不宜使用临时支、吊架。当使用临时支、吊架时,不得与正式支、吊架位置冲突,并应有明显标记。在管道安装完毕后应予拆除。
(11)管道安装完毕后,应按设计文件规定逐个核对支、吊架的形式和位置。
(12)有热位移的管道,在热负荷运行时,应及时对支、吊架进行下列检查与调整:a.活动支架的位移方向、位移值及导向性能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b.管托不得脱落。c.固定支架应牢固可靠。d.弹簧支、吊架的安装标高与弹簧工作荷载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
消防管道抗震加固侧向间距要求为:沟槽连接管道、焊接钢管、钎焊铜管等刚性材质的管线,横向吊架间距大不得超过12m;HDPE等非刚性材质的管线,横向吊架间距大不得超过6m。
管道抗震加固纵向间距要求为:沟槽连接管道、焊接钢管、钎焊铜管等刚性材质的管线,纵向吊架间距大不得超24m;HDPE等非刚性材质的管线,横向吊架间距大不得超过12m。
普通刚性风管侧向抗震吊架的大间距为9m,普通刚性风管纵向抗震吊架的大间距为18m。 玻璃纤维、塑料和其他非刚性材质风管的侧向抗震吊架,大间距为4.5m,纵向大间距为9m。
刚性电气线管、线槽及桥架侧向抗震大间距不得超过12m,纵向抗震大间距不得超过24m。
非刚性材质电气线管、线槽及桥架横向抗震大间距不得超过6m,纵向大间距不得超过12m。
祖国的建设发展越来越好,现代科技越来越被广泛的运用,建筑的机电系统中各种机电线路的数量十分巨大、规格型号非常复杂、使用功能也各有不同。机电系统在日常的工作时,机电管道在重力满负荷运转时是否有足够的强度将管道固定在结构上是整个机电系统能否正常运转的关键;当突发地震时,机电系统管道在设防烈度的地震作用下能否保证不损坏,以及有些生命线系统能否保证正常运转,也是关乎到保障人们生命财产的重要因素。这就需要我们的了。
机电抗震支撑系统是牢固连接于已做抗震设计的建筑结构体的管路、槽系统及设备,以地震力为主要荷载的支撑系统,原有一般意义的支吊架系统是以重力为主要荷载的支撑系统,这两种支撑系统的设置并不重复而是相辅相成的。台湾成功大学建筑研究所黄乔俊以地震试验台振动台模拟南投县浦里镇一停车场喷淋管路得出的结论是:加装抗震支撑系统管路的各点位移较未安装抗震支撑者降低5~10倍,有效的提高了管路系统的抗震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