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中文名称4-硝基氯苯
外文名称:4-nitrochlorobenzene
CAS:100-00-5
分子量:157.5
分子式:C6H4ClNO2
EINECS号:202-809-6
中文同义词:4-硝基氯苯;;对氯硝基苯;对硝基氯苯;1-氯-4-硝基苯;4-氯硝基苯;对硝基氯化苯;对硝基氯代苯;
英文同义词:1-CHLORO-4-NITROBENZENE;4-Chloro-1-nitrobenzene;4-CHLORONITROBENZENE;4-NITROCHLOROBENZENE;P-NITROCHLOROBENZENE;PNCB;PARA NITROCHLOROBENZENE;P-CHLORONITROBENZENE;
物理性质
密度(g/mL,90/4℃) | 1.2979 |
相对蒸汽密度(g/mL,空气=1) | 5.43 |
熔点(ºC) | 83~84 |
沸点(ºC,常压) | 242 |
闪点(ºC) | 127 |
(kPa,38ºC) | 0.03 |
性状:浅黄色单斜棱形晶体,工业品为浅黄色至浅褐色熔铸体。
溶解性: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乙醚、。
分子结构数据1、 :37.69
2、 摩尔体积(m3/mol):113.2
3、 等张比容(90.2K):298.6
4、 (dyne/cm):48.3
5、 介电常数:
6、 (10-24cm3):
7、 极化率:14.94
化学性质
稳定性1.避免与、强碱、强还原剂接触。遇明火、高热可燃烧,与强氧化剂发生反应。
2.该品剧毒。经皮肤吸收或吸入其蒸气均可引起中毒,尤其与乙醇共同使用时,因生成,会引起急性中毒致死。饮酒会加速中枢神经和血液中毒,形成过敏症。生产车间要有良好的通风设备,要密闭,严防跑、冒、滴、漏。操作人员要穿戴防护用具。
毒理学数据1、:大鼠经口:420mg/kg;兔经皮LD50:16000mg/kg
2、属高毒物品。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0.6mg/m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为1.8mg/m3。
生态学数据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
制备
将硝酸、硫酸配成混酸后,与氯苯进行硝化反应,生成硝基氯苯(对位65%、邻位34%、间位1%),然后分离硝基氯苯和废酸。分离后硝基氯苯经水洗、中和、得中性硝基氯苯,再经干燥、结晶。分离出成品对硝基氯苯,共融油经精馏、脱焦、结晶得联产品邻硝基氯苯。
应用
4-硝基氯苯是医药(如非那西丁)和农药(除草醚)等的原料。
注意事项
危险性概述:LD50420mg/kg(大鼠经口);16000mg/kg(兔经皮)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对粘膜和皮肤有刺激作用,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急性中毒:病人可有头痛、头昏、乏力、有紫绀、手指麻木等症状。重者可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心悸,甚至发生心律紊乱、昏迷、抽搐、呼吸麻痹。有时可引起溶血性贫血,肝损害。
:在头痛、乏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症候群;有慢性溶血时,可出现黄疸、贫血;还可引起。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洗胃,导泄。就医。
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 有引起燃烧的危险。易升华,具有爆炸性。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和气体。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泄漏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全面罩),穿。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废弃物处置方法:用焚烧法。燃烧过程中要喷入蒸汽或甲烷,以免生成,焚烧炉排出的氮氧化物通过装置或高温装置除去。
储存方法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个体防护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超标时,必须佩戴。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及时换洗工作服。工作前后不饮酒,用温水洗澡。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