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CS评级币。拜占庭帝国(395年—1453年)即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又称新罗马,帝国核心位于君士坦丁堡和欧洲东南部的巴尔干半岛,领土也曾包括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极盛时领土还包括意大利、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高加索、西班牙南部沿海和北非的地中海沿岸。是欧洲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此金币涵盖了拜占庭帝国重要王朝系列,其中阿纳斯塔修斯一世于498年进行币制改革,发行大量铜币并用希腊字母标记面值,被认为是拜占庭币真正的开始。
拜占庭帝国共历经12个朝代,93位皇帝。帝国的首都为新罗马(拉丁语:Nova Roma,即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1204年,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曾被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攻陷,直到1261年收复。1453年5月29日,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率军攻入君士坦丁堡(今为伊斯坦布尔),东罗马帝国正式灭亡。
20世纪初以来,二重证据法成为历史研究的重要研究方法,中外典籍互证、实物与文献互证,尤为其核心要义。中国史籍与拜占庭帝国史籍相互对照,两国史籍记载与欧亚大陆,尤其是中国境内发现的大量拜占庭金币相互对照,对于研究欧亚大陆,尤其是中国与拜占庭帝国的商贸关系,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丝绸之路古拜占庭帝国金币
出土的东罗马金币是当时丝路贸易繁荣的明证,是研究一带一路发展历程的重要资料。" 许卫红说,自汉武帝派张骞开辟"丝绸之路"后,各国的商人来往于这条通道,大量的货物和货币周转于各国之间,西方的货币和商品如香料、金银器、玻璃器等也不断输入中国。迄今为止,中国境内出土的东罗马金币与萨珊波斯银币数量较多,地点多集中于丝绸之路沿线或中原地区中心城市,时代一般为北周至隋唐时期,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