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供人参佛、静思、冥想的场所,同时也可以满足个人的生活起居。建筑的选址在一
条河畔的树林下。这里沿着河面有一块土丘,背后是广阔的田野和零星的蔬菜大棚。
设计从建筑与自然的关联入手,利用覆土的方式让建筑隐于土丘之下并以流动的内部空间彰显出
自然的神性气质,塑造树、水、佛、人共存的具有感受力的场所。
为了将河畔树木完好的保留下来,建筑平面小心翼翼的避开所有的树干位置,它的形状也像分叉
的树枝一样伸展在原有树林之下。依靠南北与沿河面的两条轴线,建筑内部产生出五个分隔而又
连续一体的空间。五个“分叉”代表了出入、参佛、饮茶、起居、卫浴五种不同的空间,共同构
成漫步式的行为体验。
混凝土模板由3公分宽的松木条拼合而成,自然的木纹与竖向的线性肌理被刻印在室内界面,让
冰冷的混凝土材料产生柔和温暖的感受。建筑始终与树和自然景观保持着亲密关系。出入口正对
着两棵树,人从树下经由一条狭窄的通道缓缓的走入建筑之内。
休息室与建筑其他部分由一个竹庭院分隔,让起居活动伴随着一天时光的变化。建筑物整体覆土
成为土地的延伸,成为树荫之下一座可以被使用的“山丘”。
固定家具也是由木条板定制的,灰色的木质纹理与混凝土墙产生一些微差。
室内地面采用光滑的水磨石材,表面有细细的石子纹路,将外界的自然景色映射进室内。
茶室向遍植荷花的水面完全开敞,几棵树分居左右成为庭院的一部分,创造品茶与观景的乐趣
所有门窗均为实木门窗,以体现自然的材料质感。禅宗讲究顺应自然,并成为自然的一部分。
佛龛背墙面水,天光与树影通过佛龛顶部的天窗沿着弧形墙面柔和的洒入室内,渲染佛祖的光辉
这同样也是这个空间设计的追求——利用空间、结构、材料激发身体的感知,人与建筑都能在
一个平常的乡村风景之中重新发现自然的魅力,与自然共生。
海 棠 公 社 住 宅
项目位于北京东郊一处居住区之中,设计范围是联排别墅楼当中一个单元的上下三层。一层以及
地下室是上下联通的,主要用来做主人对外接待;二层有独立的出入口,主要满足家庭内部起居
。
一层围绕会客厅和书房这两个木盒子空间展开,橡木格栅+搁架以备藏书、展示、陈列之需,同
时构建出由外到内半透明的层次关系。
廊
茶室利用灰色水泥漆结合定制的混凝土台面和桌面,灰盒子与背景的反差产生不同尺度的空间感
受,同样的手法也用于客卧室。
东方气息的居住氛围
设计的基本思路是利用材料和空间的变化来模糊原本室内的内外、界面之间的关系,创造一种开
放而充满层次的漫游环境,让室内脱离局部的装饰,回归到自然、朴素、静谧的具有东方气息的
居住氛围。
二层内部居住部分置入一个“穹顶”柔化屋顶与墙面的关系,使内部环境柔和而富于变化。
地下一层重新整合了下沉庭院与内部空间的关系,庭院种植竹林使下层空间产生内外景观的交互
。地下车库也被改造成为明亮的客房空间。
本文关键词:空间设计
以上内容由同济华门设计整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