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跑道本该是增强学生体质的场地,但近年来被曝光的“问题跑道”却成了损害孩子健康的“凶器”。被业界俗称为“塑胶跑道新国标”的《中小学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GB36246-2018,以下简称新国标)于11月1日正式实施。按照规定,今年11月1日后交付使用的中小学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必须执行新国标。
在新国标实施前,中小学校塑胶跑道所参照的标准是2005年发布实施的《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第11部分: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GB/T19851.11-2005)。这一标准中对跑道的外观和规格、标志线、平整度、厚度、坡度、物理机械性能及相应的检验方法均做了规定,在涉及安全卫生方面,提出的要求是“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此后,2012年5月1日实施的《合成材料跑道面层》(GB/T 14833-2011),对7项有害物质做出了限量规定。
但是,2005年起实施的旧国标颁布距今时间较长,对相关有毒有害物质规定有所欠缺,部分技术参数需根据现有检测手段的进步进行修正。另外,旧标准仅规定了合成材料运动场地铺设面层的技术要求、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未涵盖合成材料运动场地铺设面层的设计、施工、环保和验收等内容。“毒跑道”中疑似毒性最高的“TDI”成分释放量,也不在当时的检测标准之列,问题跑道依然多次重现校园。
新国标检测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