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雕刻之美-石塔建筑石雕是我国建筑装饰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宗教寺庙建筑更是少不了石雕的装饰。我国有四大石雕之乡,南方地区占据三个名额,可见南方雕刻之美。宗教石塔建筑有着浑厚的宗教文化气息,但不同地方建造出来的石塔各具特色,下面介绍下南方部分石塔建筑。玉泉寺铁塔 玉泉寺铁塔在湖北省当阳县城西15公里的覆船山东麓玉泉寺门前,全称“如来舍利宝塔”,又称当阳铁塔。始建于北宋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由玉泉寺僧务本禅师领工铸建,它是我国目前最高(七丈十三层)、最重(十万六千六百斤)和保存最完整的铁塔。铁塔上铸有2279尊栩栩如生的佛像。地宫中有大批珍贵文物,除佛牙舍利和舍利子外,还发现了唐代鎏金菩萨、大石函、影青莲瓣高足供养瓷炉及宋代小石函、水晶珠、铁锁链等。应城文峰塔文峰塔,亦名文笔峰,又称凌云塔。高达34米,属七级六角楼阁式佛教宝塔。整个塔体,立面纤巧,造型均衡。百十年风雨浸袭,安然无恙。是应城市仅有的一座古塔,塔址位于应城市南郊四华里处的沙岗村。倚塔远眺,富水风光,尽收眼底。文峰塔既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人民捍卫民族文化的见证。20世纪90年代末,应城市委、市政府在此修建文峰塔公园,以加强对文峰塔的保护,文峰塔被列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雷峰塔 雷峰塔,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边的夕照山上,因白娘子的传说而广为人知。雷峰塔是由吴越国王钱俶为祈求国泰民安而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在西湖南岸夕照山上建造的佛塔。旧雷峰塔已于1924年倒塌,重建的雷峰新塔完全采用了南宋初年重修时的风格、设计和大小建造。六和塔 六和塔位于杭州西湖之南,钱塘江畔月轮山上。是中国现存最完好的砖木结构古塔之一。始建于北宋开宝三年(公元970年),僧人智元禅师为镇江潮而创建,取佛教“六和敬”之义,命名为六和塔。现在的六和塔塔身重建于南宋。六和塔又名六合塔,取"天地四方"之意。保俶塔保俶塔是一处建于五代十国时期的传统古建筑。[1] 坐落在浙江省杭州市宝石山上,又名保叔塔、宝石塔、宝所塔、保所塔。据载始建于五代后周年间(948年-960年),原九级,为保佑吴越王钱弘俶北上京城归来而建。北宋咸平年间(998年-1003年)重修时,改为七级。历代曾多次修建,现在的实心塔是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按照古塔原样修葺的。1997年更换朽坏塔刹重新修葺,此后,保俶塔一直保持完好至今。龙文塔龙文塔位于福建省漳州市龙文区步文镇鹤鸣山,是漳州古城的标志性建筑。该塔建于南面城墙西隅龙文山上,据漳州府县志记载称:明嘉靖乙未年(1535年)知县刘天授建石塔其上,后又废,清雍正十年(1732年)重建。泉州东西塔 泉州东西塔,泉州东西塔是镇国塔、仁寿塔的合成,是中国现存最高的一对石塔,位于泉州市区西街泉州开元寺内。镇国塔始建于唐咸通六年(公元865年),仁寿塔,始建于五代梁贞明二年(公元916年)。东西塔历经风雨侵袭,地震摇撼,仍屹然挺立,表现了宋代泉州石构建筑和石雕艺术的高度成就,是中国古代石构建筑瑰宝。和之园林古建以共创、共享、奋斗、和谐、感恩、回馈为企业的核心理念。至2015年7月底,通过并购、并营、联营方式完成了资源和平台整合,现具备专门的墓碑生产厂区和石材雕刻品加工厂区,公司生产设施、人才素质及相关资源稳居行业前列。我司网站:电 话:86-595-87286156移动电话:18750588080(黄先生)
您对此产品的咨询信息已成功发送给相应的供应商,请注意接听供应商电话。
对不起,您对此产品的咨询信息发送失败,请稍后重新发起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