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字罐——陶瓷历史上又一个高峰
天字罐有两类,一是明天顺年斗彩天字罐,另一类是明天启年五彩天字罐。天顺年斗彩天字罐,好多人称它为“成化年斗彩天字罐”,这是因为天顺寿短,被接班的成化掩盖了名声。明天顺年斗彩天字罐,器形为直口、短颈、圆肩、鼓腹下部内敛,是高温青花和低温五彩的两结合,饰纹多为祥兽、花草,足底有青花天字,无双圈纹饰。而明天启年的五彩天字罐,器形为卷边口、圆肩、鼓腹,内挖圈足,属于低温五彩,画工流畅多为戏童,足底同样有青花天字,且有双圈纹饰。
天字罐是成化斗彩中最著名的品种,罐底下写一个天字作为底款。在清档中都写成“成窑天字罐”天字罐是御用的瓷器。
在瓷器历史上,大明成化天字罐的名气非常大,地位很高,因是御用器。故成化天字罐在瓷器的收藏中会是特别珍贵,北京故宫、台北故宫以及东京、伦敦的大博物馆里都可以看到。
大明成化天字罐在成化斗彩瓷器中声名显赫,为皇宫御用之物,价值连城。天字罐是成化的首创,纹饰有海马纹、花草纹,惟独没有人物纹。罐底书写的“天”字,特征是无栏无框。因距今已有500多年,岁月沧桑,社会动荡,完整的珍贵器物流传至今已属不易,特别是一些盖罐,其盖原配者罕见之至。广交藏友 要积极参加收藏组织,参加收藏会所的学习,这是一条少走弯路的捷径。藏品想送拍一线拍行(北京翰海、北京保利等)邵先生AAACXZJ。
大明成化天字罐不是到了今天才珍贵,历史上就特别珍贵。乾隆时期有一段文字记载:乾隆九年六月十九日,由养心殿造办处发来一个缺釉成窑天字罐,并传旨:“着将缺釉天字盖罐一件,着交唐英补釉。如补得,补好送来。如补不得,不必补,仍旧送来。钦此。”唐英看到御旨后十分紧张,他把这个罐带回景德镇,琢磨怎么能把釉补上。隔了几个月,他重新做三对,连同原罐,一起带回给了皇上。
罐,大口,鼓腹,用以储物、储水,既然是储存的用途,原应有盖,故名盖罐。但因使用频率高,盖易损毁,今天存世的明代盖罐多有罐身,而缺器盖。天字罐是明成化年间出现的一种小型盖罐,因罐底有无边栏的青花“天”字而得名。器型为直口,短颈,圆肩,鼓腹下部内敛,内挖圈足,附盖。盖多平顶微凸,直壁,覆于罐口。罐腹纹饰多为海马纹,也有海水龙纹、缠枝莲纹等纹饰。传世器物中有在海水飞马罐底书“天”字的,也有在龙爪罐底书“天”字的。
明代是我国瓷罐史上的鼎盛时期,由于“罐”与“官”谐音,罐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超过了瓶、尊,寄托了人们对门庭兴旺的美好寓意。其用途与品位,也随之得到提升,并逐渐取代了瓶,成为人们居家摆设的重要物品。同时罐的造型也更加丰富,出现了天字罐、将军罐、莲子罐、粥罐等等。到了清代,人们把瓷瓶同“平安”的吉祥寓意联系在一起。于是,罐的地位又逐渐被瓶所取代,罐的生产又开始以实用器为主,重新做起了盛贮的用器。
据资料:天字罐有两类,一是明天顺年斗彩天字罐,另一类是明天启年五彩天字罐,是汉族陶瓷艺术的珍品明青花器。大小均有,大的似酒坛,大口,短颈,肩圆,腹收敛,大底,底部以钴料书写“天”字款。器身多绘以山水纹饰,画意生动,以明成化时品质最精。
天字罐是中国陶瓷史上的珍稀品种,成为收藏界的热门追求,一些藏家不惜万金以得一罐,作“镇宅之宝”。英国拍卖行曾在伦敦拍卖过一个天字罐(残器),成交价达到1130万元人民币。尽管这件天字罐是残器,也就是说是不完整的修复件,而且器口颈部磨平,缺盖,但价值可以说高得惊人。一件缺盖经过修复的明代成化斗彩天字罐成交价达一千一百三十万人民币,那么保存完好的成化斗彩天字罐,其珍贵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可见一斑。
清代康熙、雍正两朝所盛行的仿品,与明代成化的盖罐却有着明显的区别,如明代成化盖罐盖面显得微凸,而清代仿品则无此现象,却是平面,兼有棱角分明感觉,这是鉴定盖罐真伪的鲜明而典型的特征。
“乱世藏金,盛世藏瓷”,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迅猛势头,瓷器这一中国独创的艺术品的价值也水涨船高,保持着每年20%的涨幅。珍稀瓷器是不可复制不可再生的,而且量也是随着岁月的推移将会越来越少,留下来的都非常珍贵,能遇上珍品的人更是拥有非比寻常的运气和缘分。 拍卖是否成功关键还是看拍品的品质,如果依靠拍卖形式的创新,忽视提升拍品的品质,恐怕不会有质的改变与成交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