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菩萨的变化神,降服阎魔的金刚叫作“yama ntka(阎曼德迦)”,被藏传格鲁派奉为本尊的“大威德金刚”,此外“地狱主也即阎魔敌”被视为下士道审判善恶业果的护法神,实际也是不同身形的大威德,但一般也叫作阎魔法王。其伴神叫作“yami”一般也译为阎妹。
满语中有两个与“yama”音节关联的词一个是“yamaka”具有哀叹之意即“呜呼”,一个是“yamari”具有夜幕的、黑暗的之意,如“yamari gaha”便叫作“翔暮”,即指代乌鸦。此外“yamji”为晚上、夕之意。从这些音节的词义看,似乎和梵语的死主是有着某种暗合,若作“yamari han”也具备死亡、幽冥之主的内涵。
此外在满语中关于死亡后所去的“阴间”这个词汇有六种之多,如“buqehe gurun”直译为死亡之国;“buqere ba”直译为死地;“buru bara ba”直译为阴暗、幽暗之地;“butui jalan”即阴间、冥府;以及“e-i jalam”也有阴间之意。可见在人们的语言认知上,死亡与黑暗、阴暗是链接在一起的。
在辽代契丹人认为,人死后魂归黑山,为黑山神管辖,因此奉黑山为圣山。盖黑山的黑也是这种内涵之指认。黑山神是辽代萨满教中重要的祭祀对象之一,谓“国人魂魄,其神司之,犹如中国岱宗”。受到辽代文化的影响,女真人也有深厚的死归山神所管的信仰。
在汉地的道教信仰则有泰山府君作为山神来掌管死亡后的幽冥世界。泰山府君也叫东岳大帝,是中“阎王”信仰传来之前,即有的一种死神信仰“泰山治鬼”,所以早期的佛经中出现直接将“阎摩”译为“太山君”、“泰山府君”。如密教《阎罗王行法次第》曰:“若欲消除疫病气病疟病者,可供太山府君”,又《摩诃吠室啰末那野提婆喝啰阇陀罗尼仪轨》“若求长生不死者,即呼太山使者”。后随着时间的推演,融合成了后来的民间民俗形态的十殿阎罗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