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定时型指挥机具有接收北斗二代 B1频点和GPS L1频点信号,可为用户提供高精度的标准时间和作战时间,同时具备北斗一代收发通信及定位,可实现集团指挥、下属监控等功能。现已广泛应用于应急指挥调度、作战演习等领域。
主要特点:
1.具有开机自检和工作状态巡检功能,并实时给出提示和告警;
2.具有人机交互控制及导航参数显示功能;
3.具有可见及锁定卫星指示功能;
4.具有卫星号、卫星概要方位和DOP值显示功能;
5.具有卫星信号功率检测和指示功能;
6.支持CGCS2000、BJ54及自定义坐标系,用户可选择坐标系及转换参数完成坐标转换,缺省为CGCS2000坐标系;
7.支持标准时间显示与输出;
8.能与人防指挥信息系统软件互联互通。实现下属用户的授权与管理;支持下属用户的定位信息接收、显示、存储和转发;能管理下属用户按指令导航;支持下属用户轨迹回放及轨迹数据管理;支持友邻用户位置信息监控的功能;
9.具有北斗时间输出,向人防时统设备发送授时信息的功能;
10.具有时间频率源输出功能,具有网络授时功能;
11.具有网络管理功能。
技术参数:
N | 项目 | 指标 |
RDSS |
1 | 接收门限功率
| 天线口面(方位角0º~360º仰角50º~90º)输入卫星信号电平为-127.6dBm时,误码率≤1×10-5 天线口面(方位角0º~360º仰角20º~50º不含50
º)输入卫星信号电平为-124.6dBm时,误码率≤1×10-5 |
2 | 接收通道数 | 10 |
3 | 首次捕获时间 | ≤10s(95%,从开机至接收并解调出信息所需时间) |
4 | 失锁再补时间 | ≤2s(95%) |
5 | 任意两通道时差测量误差 | ≤10ns(1σ) |
6 | 发射信号EIRP值 | 12dBW~19 dBW(方位角0 º~360 º,仰角10 º~90 º,含10 º和90
º) |
7 | 发射信号频率准确度 | ≤5×10-7 |
8 | 设备双向零值 | 1ms±10ns |
9 |  指挥管理能力 | 100个下属用户的指挥管理能力 |
10 |  定位成功率 | 用户机定位成功率不小于99%(在暗室环境下) |
11 |  兼收成功率 | 用户机兼收成功率不小于99%(下属用户为100个,暗室测试环境) |
12 |   动态范围 | 用户机在接收灵敏度为-157.6dBW,动态环境不大于300km/h的条件下,仍能实现定位和通信功能 |
13 |   待机功耗 | ≤12W(用户机在正常接收卫星信号而不进行入站申请的情况下,不含显控终端) |
14 |  安全性 | 安全性设计应符合GJB367A-2001中要求 |
15 |   维修性 | 维修性设计应符合GJB367A-2001中要求,平均修复时间MTTR≤30min |
| RNSS |
16 | 定位精度 | 水平误差:≤10m(95%,HDOP≤4) 高程误差:≤10m(95%,VDOP≤4) |
17 | 测速精度 | 测速误差≤0.1m/s(95%) |
18 | 跟踪通道数 | 不少于16 |
19 | 首次定位时间 | 温启动TTFF≤120s(历数可用,有概略位置,捕获概率由优于95%) 热启动TTFF≤15s。(历数可用,星历可用,有概略位置和时间,捕获概率由优于95%) |
20 | 信号重捕时间 | ≤5s (卫星信号中断30秒) |
21 | 定时精度 | ≤1us(95%。相对于标准时间) |
22 | 守时时间不确定度
| ≤±1s(5d未开机) |
23 | 发射频率准确度 | 1Hz(与整秒时刻同步) |
24 | 接收灵敏度 | ≤﹣133dBm(单支路,误码率1×10-6) |
25 | 定位测速更新率 | 1Hz(与整秒时刻同步) |
26 | 跟踪通道数 | 不少于16 |
环境适应性 |
27 | 湿 热 | 按照温度40±2℃,相对湿度为90%~95%,试验时间为48h考核 |
28 | 冲 击 | 半正弦波,峰值加速度为200m/s2,脉冲持续时间11ms的冲击 |
29 | 振 动 | 用户机整机(不含加固式便携计算机)应能承受GJB150.16中的“第8类 陆地机动”,而具有保持结构和性能完好的能力。 |
30 | 淋 雨 | 用户机车外单元应能承受GJB150.8所规定的有风源的淋雨试验,降雨强度10cm/h,水平风速18m/s。 |
31 | 可靠性 | 用户机平均故障时间(MTBF)大于5000h |
32 | 尺 寸 | |
33 | 重 量 | |
34 | 外观颜色 | 黑色 |
35 | 接 口 | 天线接口,外接电源接口、两个数据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