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福县是桂北最大的番茄外销生产基地,现年种植面积0.27万hm2左右(其中夏秋种植占85%以上),每年均有10余万t的产品销往广东、上海、香港等地,纯收入4000~8000元/666.7m2,经济效益相当可观,番茄已成为永福县农村的重要产业与经济来源。但是,其在生产过程中受到病虫的为害十分严重,据查阅有关资料及田间调查,发生为害番茄的有害生物有40余种。其中虫害主要有棉铃虫、烟青虫、斜纹夜蛾、斑潜蝇等,而棉铃虫、烟青虫、斜纹夜蛾等鳞翅目夜蛾类害虫历年发生量大,为害严重,且较难防治。为防治其害虫,番茄种植户在生产中不得不频繁的施用农药,一些农户甚至使用违禁高毒类农药,这不仅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而且造成农药对环境及产品的污染。这是当前我们开展无公害番茄生产面临最为严峻的问题。
为解决防治番茄害虫过频、过量使用农药的问题,探索其防治的新方法,保护环境,减少农药对产品污染,确保我县无公害番茄生产。2002年,在广西区植保总站的支持下,引进佳多频振式杀虫灯在番茄上应用示范,结果表明其控害效果和应用效益极为显著,为此,2003年得到了较大面积推广应用。
1 应用情况
2002年引进4盏PS-15 型佳多频振式杀虫灯(下文简称杀虫灯),于8月10日至10月30日在永福县三皇乡米珠屯番茄种植地进行示范。该地呈等腰梯形,面积14hm2,其中番茄13.3hm2,均为秋番茄,8月上旬种植,品种为益农101,种植密度为2000株/666.7m2左右。
2003年购进142盏杀虫灯,在三皇乡各村番茄种植区推广应用,面积473.3多公顷。
杀虫灯按地域均等设置,每3.33hm2左右的中心设置灯1盏,采用双柱挂灯或单柱挂灯,灯的高度开始为1.2m,后随番茄植株长高,适当调高灯的高度,保持灯高于植株顶部0.3~0.5m。每天19∶00左右开灯,次日6∶00左右关灯。每日将接虫袋中的虫收集喂鱼或喂鸡鸭。
2 应用效果观测
2.1 杀虫灯诱杀番茄害虫的种类及数量
2002年8月15日至9月15日,将4盏杀虫灯诱杀的害虫进行收集分类,共诱到棉铃虫、烟青虫、斜纹夜蛾、地老虎、银纹夜蛾、甜菜夜蛾、灯蛾、夜蛾、蝽象、二化螟、叶蝉、金龟子、豆荚螟、小菜蛾、黄曲条跳甲、蟋蟀、蝼蛄等害虫26种。其中番茄主要害虫棉铃虫2087头、烟青虫1139头、斜纹夜蛾3353头。
2.2 设灯示范区与非灯区害虫发生量
2002年9月17日分别对设灯示范区的米珠屯和非灯控区的下渣屯(两屯相连)的番茄进行调查,每区随机调查4块田,每块田查5个点,每点5株番茄。设灯区平均株有棉铃虫、烟青虫、斜纹夜蛾幼虫分别为0.34头、0.18头、0.44头,而非灯控区分别为1.96、0.98、2.14头。设灯区与非灯控区相比,棉铃虫、烟青虫、斜纹夜蛾虫口减退率分别为82.65%、81.63%、79.44%。
2.3 应用效益
2.3.1 诱杀害虫效益分析
2002年11月初,我们对设灯示范区的米珠屯和非灯区的下渣屯分别抽查20户番茄种植户,设灯区与非灯区的农户除对防治番茄病害所施用农药种类、用药量和施药次数大致相同外,对害虫的防治施用农药种类、次数、施用量存在明显差异。非灯区的下渣屯40%农户施用过高毒类农药,而设灯区无一农户施过高毒类农药;设灯区防虫每666.7m2使用农药平均7.4次,农药成本为129.9元,而非灯区每666.7m2使用农药平均11.8次,农药成本达180.7元,每666.7m2分别比设灯区多使用农药4.4次,人工费按每次用药3元/666.7m2折算,计人工费13.2元,农药成本50.8元,共节资64元。而杀虫灯每盏300元,安装及辅助材料费用约140元,8月10日至10月30日所用电费10元,共计450元,按控制面积3.33hm2,每666.7m2平均费用仅9元,若每盏灯的使用寿命按5a折算,年平均费用只有1.8元/666.7m2。可节省防治费用62.2元/666.7m2。
表1挂灯区与非灯区农户使用农药情况调查表 单位:面积:hm2
挂灯区 | 非灯区 | ||||||||||
农户 姓名 | 面积 | 农药使用量(元) | 农户 姓名 | 面积 | 农药使用量(元) | 农户 姓名 | 面积 | 农药使用量(元) | 农户 姓名 | 面积 | 农药使用量(元) |
黄业球 | 0.2 | 472.0 | 黄小会 | 0.21 | 448.9 | 向优 | 0.2 | 553.3 | 黄大昌 | 0.17 | 422.4 |
黄天赐 | 0.21 | 468.5 | 黄秀强 | 0.21 | 417.5 | 向海玫 | 0.17 | 487.4 | 黄新明 | 0.27 | 680.5 |
黄务成 | 0.23 | 467.5 | 黄秀雄 | 0.19 | 343.0 | 向小海 | 0.27 | 750.6 | 罗继团 | 0.23 | 644.5 |
黄德初 | 0.29 | 533.2 | 李善青 | 0.2 | 376.4 | 黄启浪 | 0.22 | 561.5 | 黄启文 | 0.23 | 670.2 |
黄德周 | 0.22 | 405.0 | 李善成 | 0.25 | 487.6 | 黄继政 | 0.21 | 589.0 | 黄大忠 | 0.17 | 467.5 |
黄世文 | 0.18 | 328.4 | 王原光 | 0.28 | 529.5 | 黄大新 | 0.25 | 632.3 | 黄大寿 | 0.2 | 527.0 |
黄世端 | 0.36 | 703.2 | 王原青 | 0.21 | 403.0 | 黄启平 | 0.28 | 787.0 | 黄大光 | 0.23 | 622.5 |
黄德南 | 0.25 | 487.0 | 王原强 | 0.2 | 377.2 | 黄启昌 | 0.27 | 722.5 | 黄启恒 | 0.18 | 461.0 |
黄文学 | 0.27 | 551.5 | 黄昌林 | 0.27 | 452.0 | 黄启书 | 0.21 | 560.5 | 黄启光 | 0.21 | 588.6 |
黄能会 | 0.17 | 373.2 | 王继平 | 0.3 | 547.7 | 黄启仁 | 0.17 | 448.8 | 黄启辉 | 0.17 | 460.0 |
注:挂灯区调查面积4.71hm2,农药使用额为9172.3元,每666.7m2均使用农药额129.9元;非灯区调查面积4.29hm2,农药使用为775.81hm2,每666.7m2均使用农药额180.7元。
2.3.2 诱获害虫的利用
杀虫灯是将害虫诱至灯下被高压电网触杀的一种先进实用的物理防治害虫技术,所诱获的害虫无污染,是喂养鱼、鸡、鸭等很好的饲料。如三皇乡陆德刚每日收集5盏杀虫灯诱获的害虫喂鸡,2003年8月11日至9月10日,30d,共收集害虫17.6kg,平均每日收获害虫0.59kg,按其平时常规的喂养方法,平均每日减少购买饲料0.9kg,按每公斤饲料2元计,稻田杀虫灯每日节约饲料费1.8元,即每盏灯每日0.36元。另还有很多农户把诱获的害虫喂鱼、鸭等,均反映效果好。
3 杀虫灯应用的评价
3.1 通过应用观测,杀虫灯诱虫谱广,诱杀虫量大,对番茄大部分害虫种类均有诱杀效果,对番茄主要害虫棉铃虫、烟青虫、斜纹夜蛾尤为明显,灯控区田间害虫的幼虫量明显降低,基本上可以少用农药而达到防治目的,可节省防治费62.2元/666.7m2,按每盏灯控害面积3.33hm2计,1盏灯在秋番茄1季就可节约资金3110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同时减少农药对环境及产品的污染,社会、生态效益良好,为无公害番茄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3.2 杀虫灯虽是一种以控害为目的的害虫防治工具,但其诱虫效果能较准确反映害虫的田间消长情况,为蔬菜病虫的预测预报提供可靠的参数。
4 杀虫灯应用的几点体会
4.1 由于杀虫灯每盏的控害面积较大,应用涉及到农户数较多,需要有人组织、落实,筹集资金,安排人员负责安装、开关灯及护理等,才能确保杀虫灯的推广应用及正常运作。
4.2 通过应用观测,杀虫灯每盏控害面积3.33hm2左右,即以灯为中心,距灯100m左右以内的面积,超出上述范围,诱杀害虫效果则不理想。
4.3 杀虫灯在番茄上应用,对绝大部分害虫诱杀效果明显,但对斑潜蝇诱杀效果不理想,如配以黄色诱杀板诱杀,在番茄害虫一般发生的情况基本无需用药防治害虫。
联系:17603927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