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振式杀虫灯是利用害虫具有较强的趋光、波、色、味特性,将光波设定在特定范围,近距离用光,远距离用波引诱害虫成虫扑灯,灯外配以频振高压电网触杀,使成虫落入灯下的袋子中,达到杀灭害虫,控制危害的目的[1-4]。本文研究了频振式杀虫灯对水稻三化螟和蔬菜斜纹夜蛾的应用效果和对天敌的影响。
1 试验方法
水稻试验区设在肖岭乡五港、大堰村,蔬菜试验区设在天城镇下津村。试验时间2002年5月l0日至2005年10月15日。试验区累计水稻面积960hm2,蔬菜面积480hm2,集中成片。水稻品种为早杂金优402、金优974,晚杂金优207、中9优288。蔬菜为黄瓜、番茄、辣椒、豇豆、白菜。在田中沿路电线杆一字形多排安装杀虫灯,灯型为220V的PS一15II型佳多频振式杀虫灯和MC一2001型顺迪牌杀虫灯。杀虫灯距地面1.5m.每天傍晚开灯,次日凌晨关灯。每年选择有代表性的10台灯(水稻区5台,蔬菜区5台),每天收集诱杀的虫子并计算害虫种类和数量及二化螟和斜纹夜蛾的雌雄数。同时定期调查灯控区与无灯区稻 田三化螟卵量、虫量及稻株危害情况,计算防治效果。
2 试验结果
2.1 诱虫种类和数量
根据每年6月20日至9月30日逐日观察记载结果,杀虫灯诱杀的水稻害虫涉及6个目 16个科34个种,5盏灯共诱杀水稻害虫162504头,平均单灯累计诱杀32500.8头,平均单灯每天诱杀82.7头(4年累计l9d下大雨未开灯)。在稻田主要害虫中,393d累计诱杀三化螟 34940头,占害虫总数的21.5%:褐飞虱27140头,占总数的16.7%;稻纵卷叶螟23728头,占总数的14.6%;二化螟14624头,占总数的9.0%;粘虫9588头,占总数的5.9%;稻螟蛉6524头、白背飞虱6512头、赤斑沫蝉6503头、褐边螟6472头、棉铃虫5688头、中华稻蝗4876头、稻象甲3248头、稻瘿纹9421头,共占总数的22.4%;其他害虫切叶螟、稻水螟、稻条纹螟、稻全翅夜蛾、直纹稻弄蝶、稻隐纹弄蝶、稻曲纹弄蝶、稻褐眼蝶、灰飞虱、黑尾叶蝉、白翅叶蝉、小绿叶蝉、山稻蝗、稻铁甲虫、稻小潜叶蝇、稻秆蝇、稻绿蝽、稻黑蝽、大绿蝽、大稻缘蝽、稻刺缘蝽共15924头,占总数的9.8%。
杀虫灯诱杀的蔬菜害虫涉及5个目l7个科30个种,5盏灯共诱杀蔬菜害虫107016头,平均单灯累计诱杀21403.2头,平均单灯每天诱杀72.3头(3年累计13 d下大雨未开灯)。在菜田主要害虫中,296d累计诱杀斜纹夜蛾63780头。占害虫总数的59.6%;小猿叶甲l466l头,占总数的13.7%:小地老虎2460头,占总数的2.3% ;甜菜夜蛾 l 926头,占总数的1.8%;天蛾17l3头,占总数的1.6%;银纹夜蛾642头,占总数的0.6%;瓜绢螟537头,占总数的0.5%;其他害虫玉米螟、菜螟、草地螟、豆荚螟、烟青虫、小灰蛾、大豆卷叶蛾、红腹灯蛾、蟋蟀、蝼蛄、象甲、叶甲、黄曲条跳甲、豆天牛、芫菁、绿家蝇、麻皮蝽、稻绿蝽、绿肓蝽、梨花网蝽共2l297头,占总数的l9.9%。
2.2对昆虫天敌的影响
根据观察记载,频振式杀虫灯对蜻蜓、赤眼蜂、瓢虫等昆虫天敌也有一定的诱杀作用,但杀伤力较小。6月20日至9月30日,水稻区5盏灯平均每年诱杀天敌384头,其中蜻蜓 97头、赤眼蜂54头、绒茧蜂50头、姬蜂36头、瓢虫69头、隐翅虫53头、寄生蝇25头,同期诱杀害虫为40626头,益害比为l:105.8,诱杀的昆虫中,害虫占99.06%,益虫只占0.94%。
蔬菜区5盏灯平均每年诱杀天敌229头,其中蜻蜓88头、食蚜蝇74头、瓢虫59头、小茧蜂43头、姬蜂35头,而同期诱杀害虫35672头,益害比为l:155.8,诱杀的昆虫中,害虫占99.36%,益虫只占0.64%。
2.3 对三化螟和斜纹夜蛾的诱杀效果
杀虫灯对三化螟和斜纹夜蛾的诱杀效果非常明显。据调查,5盏灯393d共诱杀三化螟成虫34940头,其中雌虫30696头,雄虫4244头.雌雄性比为7.23:l。于每年7月下旬和 9月上旬两次随机解剖雌虫116头,结果发现,已产卵的只占3.5%,完全未产卵的占86.1%,部分产卵的占10.4%,可见诱杀的三化螟雌虫绝大多数为未产卵,只有极少部分已产卵。5盏灯296d共诱杀斜纹夜蛾63780头,其中雌虫49077头,雄虫14703头,雌雄比为3.34:1。于每年7月下旬和8月底两次随机解剖雌虫124头,结果发现,已产卵的只占9.6%,完全未产卵的占71.0%,部分产卵的占19.4%,可见诱杀的斜纹夜蛾雌虫绝大多数未产卵,只有少部分已产卵(表1)。
2.4 灯控区稻田卵量、虫量及产量情况
灯控区稻田虫量与卵量的多少具有密切的关系,由于灯控区诱杀了大量成虫,降低了田间落卵量,也相应减少了幼虫量,因而也减少了防治次数。从表2数据可以看灯控区比无灯 区田间卵量减少69.0%,幼虫量减少70.0%,防治次数减少3次。每年分别于早稻和晚稻黄熟期在灯控区和无灯区各选l0块稻田,调查虫害情况和产量结构。结果灯控区穗害率比无灯区域少l1.1个百分点,穗平实粒数多3.5粒,千粒重高0.4g,每公顷增产稻谷2616.0kg,增产率达20.3%(表3)。
3 经济效益
肖岭乡五港、大堰村安装杀虫灯60台,控制总面积960hm2,购置杀虫灯、电线杆、电线及安装费等一次性投资共6.3万元,杀虫灯使用寿命为5年,电线使用寿命2~3年,杆子使用寿命4年,单灯控制4hm2,平均每公顷成本77.8l元;电费及管理人员工资等费用共 计22800元,平均每公顷费用23.75元;加上病虫发生高峰期平均每公顷农药防治工本费用473.10元,3项费用合计,灯控区平均每公顷治虫费用574.66元,比无灯药治区的649.80元少75.14元。灯控区平均每公顷增产稻谷2616.0 kg,折人民币2877.60元(按每千克1.10元),合计每公顷增收2952.74元,水稻试验4年累计增收283.46万元。天城镇下津村安装杀虫灯40台,控制总面积480hm2.购置杀虫灯、电线杆、电线及安装费等一次性投资共4.2万元,杀虫灯、电线杆子使用寿命同上,单灯控制4hm2,平均每公顷成本77.8l元;电费及管理人员]一资等费用共计12400元 .平均每公顷费用25.83元;灯控区农药防治费用平均每公顷459.90元,3项费用合计563.54元,比无灯药治区的7l175元少148.21元。灯控区平均每公顷增产蔬菜930kg,折人民币1302.00元(按每千克1.40元),合计每公顷增收1450.21元,蔬菜试验区3年共增收69.6l万元。(表4)
总之,使用频振式杀虫灯不仅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安装使用100台频振式杀虫灯,4年 累计灯控面积l440hm2,为农民创收353.07万元;而且保护了天敌减少了农药用量,避免了人畜中毒,改善了生态环境,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