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国至少已有150个城市因暴雨洪水发生内涝,“逢雨看海”现象屡见不鲜。国家住建部力推海绵城市建设,希望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技术,构建“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的城市雨水处理与再利用体系。
利用透水混凝土铺设城市道路及广场是实现高效“渗”、“排”的重要技术手段。与普通混凝土相比,透水混凝土***显著的特点是不含细骨料、具有较大孔隙率,水分可以通过孔隙迅速渗透。利用再生骨料制备透水混凝土,一方面可以提高建筑垃圾的利用率,促进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另一方面可以应用于城市道路、广场,将雨水还原为地下水,减小城市排水压力,解决城市内涝,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宜居水平。建材所混凝土技术团队长期致力于透水混凝土和植生混凝土应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工作。2014年,凭借六十多年来在混凝土技术领域的深厚积淀以及在科研、标准规范方面的雄厚实力,承担了我国城建行业针对再生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的工程标准《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的技术支撑工作,将透水混凝土技术扩展到再生骨料领域。2015年9月24日,《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在安徽合肥通过审查。通过历时16个月的系统试验研究,建材所混凝土技术团队首次提出适宜制备道路及广场用透水混凝土的再生骨料技术指标要求;从满足道路和广场用透水混凝土的使用功能的角度出发,分别从力学性能、透水性能、耐久性能等方面,提出了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技术指标要求;建立了以配制强度和孔隙率为目标的针对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思路及方法;确定了现浇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以及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制品的生产、运输以及施工质量控制参数;制定了现浇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质量检验规则及验收标准;为指导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科学、合理应用提供了切实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