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 佗:名夫,字元化,东汉末年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该人勤奋好学,特别爱好医药,精通内科、妇产科、小儿科和针灸科,尤其擅长外科手术。且晓养性之术,年且百岁而尤为容壮。
华佗从年轻时就立志行医,曾两次拒绝汉朝地方官吏要他做官和举荐,只是一心一意想做一个普通的民间医生,一生中他行医足迹走遍江苏、山东、河南、安徽部分地区,为人民解除疾病痛苦,最后,终因不愿作曹操的侍医而被曹操杀死。
华佗在医学上的另一贡献是,发明外科手术用的“麻沸散”麻醉剂,动手术之前,叫病人用酒冲服,等病人失去知觉,然后开腹治疗,若是肿瘤便割去,若是肠胃上的病,就断肠湔洗,最后,缝合伤口,敷上药膏,四五天后开刀处即愈合,一月左右就可以恢复健康了。
华佗行医治病,还很重视锻炼身体,预防疾病。他摹仿虎、鹿、候、猿、鸟类等的动作姿态,创造了一种运动方法,叫做《五禽戏》,号召人们学做此种运动,锻炼身体,保障健康。
【据中国古代史常识 — 秦汉魏晋南北朝部分中记载】
孙 林:南宋宁宗为郡王时,曾患淋病,日夜数百起。国医措手莫治,推荐孙林治病。孙林用蒸饼、大蒜、淡豆汁、共捣为丸,今明温水服下三十丸曰:今日进三服,病当减三分之一;明日亦然,三日即病除。三日服后,病果愈。经其手治愈病例甚多,声名广播,人称神医。
张子和:金代医学家,名从正,字子和,睢州考城(今河南兰考)人。他对医术独有见解。善用汗、吐、下三法治疗,很有效果。著有《儒门事亲》等书,主张“治病重驱邪,邪去则正安”,后世称他为“功下派”。
张介宾:明朝,字景岳,山阴(今浙江绍兴县)人。擅研究内经,著有《类经》和《类经图翼》等。医术高明,当时称为名医,士绅黎民非常尊重他。他从医终生,晚年辑成《景岳全书》,留传后世为我国医学宝库丛书之一。
刘河间:金代医学家,字守真,今河北省河间人。因医术高明,遐迩驰名,群众以乡名呼之。他一生从事医疗,为民除疾,享有很高威信。著有《素问立机原病式》和《黄帝素问宣明论方》等书。他认为六气都从“火”化。疾病多起于火,治愈则以降心火,益肾水为主,此水火既济法,在其医病施术中,很收成效。
南配殿塑有:秦扁鹊、张仲景、孙思邈、徐文柏、黄甫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