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染料固色剂配方分析及研发改进
现有染料中,活性染料因具有色 谱齐全,色泽鲜艳,价格适宜,使用方便等诸多优点,已成为棉织物染色时使用最多的染料。 但活性染料染棉织物后,其色牢度一般,特别是染中、深色后的湿摩擦牢度和耐洗色牢度较 差,其主要原因是活性染料在染色过程中,部分染料虽然吸附在纤维表面但未与纤维发生 化学键结合,这些未与纤维键合的染料就可能掉色而严重影响织物的色牢度。为获得多彩的颜色,一般都需要活性染料对其进行染色。但是如何提高染料在织物上的耐氯牢度,一直本行业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国际上对色 牢度的要求很严格,湿摩擦牢度要求3级以上,而目前国内外固色剂能达到3级的很少,尤其 是活性染料染深浓色,需用固色剂对织物进行固色处理。而市场上出现多种参次不齐的无 醛固色剂,对于翠兰、艳兰等敏感色染料固色时易产生色相变化。
毛纺行业羊毛染深色时的摩擦牢度一直是一个比较难处理的问题,它不仅给梳理、纺纱和织造带来很多的负面影响,而且也达不到面料和服装 的环保要求。这个问题的原因主要一是羊毛品质羊毛纤维本身含有羊 脂、羊汗以及在毛条加工过程中为便于梳理加入的滑石粉,在染色过程 中这些将会阻碍染料向纤维内部扩散,导致染色后“浮色”产生,从而 使摩擦牢度降低。二是染色处方在整个染色体系中,染料、助剂与纤维 之间缔合力的强弱,对染料能否顺利到达纤维内部有很大影响。由于分 子量大、立体位阻大的染料很难渗透到纤维内部,所以,染色处方中染 料、助剂如选用不当,也会引起摩擦牢度的下降。另外,染色处方中染 料总用量过多,纤维表面“杂质”增多,同样会引起摩擦牢度的下降。 三是染料性能染料中大多含有无机电解质添加剂成分,这些无机盐成分 不仅会阻碍染料溶解,更有促使染料盐析或形成色淀的作用,尤其是媒 介染料,在媒介处理时更容易在纤维表面形成色淀,造成“浮色”。另 外,染料结晶度大、颗粒粗会影响其在水中的分散和溶解,阻碍了染料 顺利到达纤维内部,容易造成“浮色
四是染色过程染色过程中若染料上染过快过于集中,则染料多会集中在 纤维表面,阻碍了染料进一步向纤维内部扩散,使最终上染率低,在媒介 处理时形成色淀,构成“浮色”。另外,媒介染料染色时,媒介前染料上 染率越高,对提高摩擦牢度越有利。基于上述几点,要使摩擦牢度得到 提高,就必须采取在染色过程中添 加合适的助剂,以提高染料的摩擦牢度。
活性染料固色剂成分检测,活性染料固色剂鉴定分析,活性染料固色剂性能改进:杭州 飞秒接收样品后,红外光谱、核磁、 PY-GC-MS、 ICP ICP、 HPLC、 XPF等仪器对应数据收集,然后分解光谱以活性染料固色剂成分和痕量助剂原料的化学名称。
工艺配方为将6-羟基-2-萘甲酸与其质量6.5-7倍的乙醇混合,制得6-羟基-2-萘甲酸溶液; 将亚磷酸三壬基苯酯与体积浓度75%乙醇溶液混合配制成质量浓度为45-50%的亚磷酸三 壬基苯酯溶液;
2)将过氧化甲乙酮与6-羟基-2-萘甲酸溶液混合,升温至68-70℃,并在该温度下 搅拌处理35-40min,然后加入二甲基甲酰胺,升温至85-88℃并在该温度下搅拌处理18- 20min,其中,过氧化甲乙酮与二甲基甲酰胺的质量比为3-8:1-3,二甲基甲酰胺与6-羟基- 2-萘甲酸溶液的体积比为1:11-15;然后加入亚磷酸三壬基苯酯溶液,在110-112℃的温度 下搅拌处理20-25min,其中二甲基甲酰胺与亚磷酸三壬基苯酯溶液的体积比为1:13-17;然 后在65-70℃的温度下搅拌处理50-55min,降至室温即得敏感色固色剂。
杭州 飞秒测试技术有许多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他们具有超过10年的一线工作经验和2名生产博士,可为客户提供免费的咨询服务。服务团队定期为客户提供免费的产品样本测试和指导服务,以实时跟踪客户的产品测试结果。如果在产品使用过程中遇到任何实质性问题,工程师可以在同一天提供解决方案,以帮助提高产品性能。
活性染料固色剂质控及测试过程:样品前处理专业仪器分析工程师去谱分析结果验证,售后专业指导保证。
活性染料固色剂破解配方,找到杭州 飞秒检测技术,分析配方快速可靠,提供专业的研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