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说过,研究“三农”问题的目的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实际上,这是一个居住地域、从事行业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
前些年的农村社区化,其实走的是整合资源的路线:一方面是几个村合并成社区,等于是把几个村的劳动力资源都整合起来;另一方面,合并以后的农田也统一起来,建立生态种植基地或者招商引资建立养殖场或者其他工厂,附近村落的农民都进入这些工厂工作、挣钱、养家。由于一定的原因这个政策没有继续推行,却是农村今后的发展的方向。农村传统的分散式作业过于落后,不利于农作物产能及生产效率的提高。把农田或者养殖业整合成种植及养殖基地,整体上更有利于生产资源的提高及再利用。
事实上,这也是当前农村城镇化的一个规划路线。随着很多的农村孩子进城买房,以及更多农民工长期外地城市务工,农村家庭的劳动力越来越少,已经不适合种植更多的农田,以及养殖更多的牲畜。农村的自然发展状态下,一部分农民选择变卖农田,已经跟随子女搬迁到了城里。这样,便出现了很多中小型的养殖场,以及农田种植数量几十上百亩的农户。型式:全喂入自走履带式;
配套动力:188F风冷柴油机
动力功率:7.5kW;
动力转速:3600r/min;
喂入量:0.6kg/s;
外形尺寸长×宽×高:2650×1200×1320mm;
结构质量:300kg;
割幅:1000mm;
变速档位:前进3/倒退1;
启动方式:电启动;
履带(长×宽):980×250mm;
生产率:0.04-0.08h㎡/h;0.8-1.2 亩
总损失率:≤3.5;
破碎率:≤2.0;
含杂率:≤7.0%;
油耗:≤28.0k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