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在农村看到,一些留守老人为了让生活在城市的儿孙们回家后习惯农村生活,就自发改造厕所。因为没有下水管网,无法改为水冲式厕所,就把原来的石板拆除掉,周围密封后,再安上一个陶瓷马桶,其良苦用心让人动容。此次进行农村旱厕改造,可谓因地制宜,对有污水处理管网的村,就推广水冲式厕所;对没有污水管网的村,就推广使用三格式和双瓮式。这种由政府主导的改造,从技术上来说,肯定比一家一户自己琢磨着改,要更科学规范。
对于我国大多数农民来说,养老、医疗、教育基本上达到普惠,与这些政策红利相比,人居环境这样的硬件却是改善缓慢。一方面有习惯使然,另一方面也有治理原因。事实上,随着越来越多美丽乡村的打造,制约农民改厕的并非观念和习惯,更多的是农村整体污水管网的短缺,有的农户即便盖了气派的小二楼,厕所也无法设计进楼内。有的自己花钱改造了下水管网,也是直排入河流或农田,造成二次污染。
如果能把改厕与治污统筹进行固然最好,但是污水管网的建设成本大,并非短期内可以全覆盖,而农民们对改厕的愿望已经非常迫切。如何尽快满足农民的愿望?农村厕所改造应根据不同地域的气候条件、供水条件、农民生活方式和习惯等因素,积极推广简单实用、成本适中、易维护、能越冬、农民群众能够接受的卫生改厕模式。重点针对严寒地区、缺水等特殊条件下的改厕模式开展技术攻关,我公司研究开发的干封式粪尿分集厕所改造模式符合实际,有着可推广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