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跟孩子更好地相处
“明天早上8点,就算把门拆了,无论如何都要把梓X叫起床来上直播课!”这是前两天我听到一位母亲跟孩子父亲的对话。我想这样的开场白,大多数家长一读就能知道到底是什么回事。2020年新年伊始,受疫情的影响,为了保证学校师生的安全健康,全国的中小学延迟了开学。 在国家发起“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口号的同时,很多学校也陆续行动起来,积极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通知。为了保证学生日常学习,已经有不少学校陆续推出了网路直播课程来保证学生的教学进度有序的完成。 所以在这段特殊的日子里,家长成为了至关重要的角色。病毒之战,作为网络授课关键的对象,也就是家长们各显神威,与孩子们斗志斗勇的时候。也许你觉得夸张了,但是面对延长的假期,很多孩子们已经松懈了不少。平时打游戏的时间比较长,爱睡懒觉等等...... 其实这也是正常的现象,我们每个人都有惰性,它是人性之一。而教育孩子恰是每位家长一生中最具挑战性的事情。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我们都难免遇到种种困扰,父母和孩子都可能经历生气、烦躁、无奈,甚至崩溃,这该怎么办呢? 在跟很多家长交流之后,想跟大家分享“正面管教”这个概念。它提倡家长和孩子一起关注于解决问题。孩子需要你的适当引导才能学会什么是可以做和不可以做的;同样的,你的认可和鼓励也能帮助孩子自我肯定,建立安全感。 正面管教提出了五个有效管教的标准,个别举例说明:1)是否让孩子们感受到他们存在的价值(归属感和价值感)那我们先来理解一下归属感。归属感:又称为隶属感,是指个体与所属群体间的一种内在联系,是某一个体对特殊群体及其从属关系的划定、认同和维系,归属感则是这种划定、认同、和维系的心理表现。 举例:在里的多米诺骨牌项目中,老师会按照孩子们所在班级把他们分成不同战队并设立名次和奖项。在制作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从推举战队设计师、画草稿、分工合作摆放多米诺骨牌、经历很多次失败到最终迎来推牌仪式,大家都很团结。包括面对同伴不小心推倒骨牌,哎呀一声之后又能马上投入作战,以及在制作作品的过程中还出现不少自发的监察委员各个角度耐心地提醒着同伴们一定小心。这跟老师不断的引导也是息息相关的,“现在开始,我们班就是一个战队,我相信我们战队的伙伴一定可以互相帮助,无论多么困难,最终我们一定能拿到很好的成绩,加油!”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就学会认可自己的伙伴和拥护团队,并且积极地发挥自己的作用,为团队做贡献。 简单来说,在家庭日常生活当中,如何增加孩子的归属感呢?例如,家长可以让孩子们参与家务劳动,最好有时间可以与孩子一起干。对家庭活动的参与,既能增强孩子的担当意识,又是其以后步入社会、参与社会活动的前期模拟培训。同时,孩子在参与决策的过程中可以学会负责,参与决策还会增强孩子的认同感和责任感。另外家庭大事与孩子商量,也能够提升他的成就感和家庭地位感,避免产生“这事与我无关”“事事与我无关”的游离感,从而增加归属感。 2)是否同时做到了和善与坚定并行(基于尊重和鼓励的)3)是否看起来长期有效(惩罚和奖励只在短期有效,且长期使用会有负面效果)4)是否教会孩子有价值的社交和生活技能,以形成良好的品格(尊重、关心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我们常说: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社交技能比成绩更重要!孩子需要养成的好习惯很多,最基本、最重要的习惯,在孩子12岁以前养成,会为孩子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举例:里,教官正在教孩子们如何叠被子。自己整理床铺可以是每个孩子每一天起来做的第一件事,能够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以及养成保持整洁的好习惯,也在磨砺着每个孩子的毅力、在生活中更加自律。 举例:在穗鹰里,孩子们正在参加礼仪课。从认识礼仪、了解礼仪到运用礼仪,孩子们学着规范日常的行为举止,学会待人接物。 举例:在穗鹰青少年里,;教官和老师通过带领孩子们进行活动游戏,让孩子们快速建立友谊,畅快交谈。 那么,家长可以怎么做呢?家长在生活中也要为孩子多创造一些社交的机会和条件,鼓励孩子多交朋友或邀请别的小朋友到自己的家中玩耍。当社交的机会到来,家长不要急着站出来,要观察一下孩子的做法,在孩子出现不当时再正确引导,多让孩子参与社交场合是提升孩子社交能力最有效的办法,毕竟“实践出真知”。 5)是否有助于孩子自我能力的开发(激励他们建设性的运用个人力量和自主性) 以上用心解读,“正面管教”其含义不直接面对孩子,而是教大人怎么对待孩子,怎样解决家庭和教室里的挑战。它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合作精神、相互尊重,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它的核心是和善与坚定并行,既不惩罚,又不娇纵,关注解决办法,让孩子感受到心与心的连接,有归属感,有价值感和有所贡献。 那么,回顾开头。当下形势对家长的监督教育和孩子们的自主学习以及时间管理能力提出了挑战,如何养成高效的学习方法?不妨参照以下课前准备。 1.在上课前,把书桌收拾好,准备好需要的学习用具,其余物品另置,以免分散注意力。2.积极的心理暗示。心中默念“我该专心上课了”,可以帮助自己更快进入专注学习的状态。3.树立目标,消除惰性。可以在学习之前和孩子共同订立一个目标以及奖惩制度,如:完成五页作业。完成可获得适合的小奖励,没有完成要接受惩罚。这样可以监督孩子严格执行这一目标。 家是一个充满爱,令人感到温暖的地方,在家里,每个人都是有价值和被尊重的一员。让我们都彼此学习如何与生命中那么重要的Ta交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