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缝原因分析及对策
我司检测工程师对受检房屋局部裂缝进行了现场检测,结合房屋墙体开裂区域的房间功能及周边情况,对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如下:
该房屋一层(1~11)/(1/A~1/B)轴区域墙体为45°斜向裂缝,从现场调查情况来看(1~11)/(1/A~1/B)轴区域墙体西侧为卫生间,墙体东侧为连廊道路。经现场凿除粉刷层未发现柱体及墙体表面有裂缝,该裂缝为粉刷裂缝,主要是由该处柱体与墙体之间的不均匀沉降及柱、墙及粉刷材料的收缩变形不协调导致的,该裂缝属于非结构性裂缝。建议对该厂房进行沉降观测,同时控制上部房间的荷载使用,不得超过设计荷载。
该房屋一层(1~11)/(1/B~1/D)轴区域墙体为斜向裂缝,从现场调查情况来看(1~11)/(1/B~1/D)轴区域墙体西侧为厂房走廊,墙体东侧为连廊道路。经现场检测发现该裂缝为粉刷裂缝,主要是由该处柱体与墙体之间的不均匀沉降及柱、墙及粉刷材料的收缩变形不协调导致的,该裂缝属于非结构性裂缝。建议对该厂房进行沉降观测,同时控制上部房间的荷载使用,不得超过设计荷载。
提取车间二楼楼面混凝土质量检测
为确定受检房屋二楼混凝土面层是否存在起砂现象,根据受检房屋现场实际情况,采用钻芯机,参照《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784-2013)进行楼面混凝土面层现场抽样检测。
检测结果表明:所抽取提取车间二层楼面(2~3)/(A~B)轴、(7~8)/(A~B)轴及(8~9)/(B~C)轴芯样可见:该批芯样混凝土表面均无光泽,均有细石混凝土骨料露出,该区域混凝土楼面存在起砂现象。
论
受检两栋房屋均为四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均建造于2014年,采用桩基础形式。
检测结果表明,综合仓库房屋裂缝主要分布在一层(1~11)/(1/A~1/D)轴及(1~11)/(1/B~1/D)轴区域,其中一层(1~11)/(1/A~1/B)轴区域墙体呈45°斜向裂缝,一层(1~11)/(1/B~1/D)轴区域墙体为斜向裂缝,该裂缝均为粉刷裂缝,裂缝最大宽度为0.7mm,最大长度约为5.5m,主要是由该处柱体与墙体之间的不均匀沉降及柱、墙及粉刷材料的收缩变形不协调导致的,该裂缝属于非结构性裂缝。
检测结果表明,综合仓库房屋整体最大倾斜率为向南1.05‰,受检房屋局部最大相对倾斜率为1.53‰,均未超过规范限值。
检测结果表明,提取车间房屋二层楼面(2~3)/(A~B)轴、(7~8)/(A~B)轴及(8~9)/(B~C)的芯样混凝土表面均无光泽,均有细石混凝土骨料露出,则该区域混凝土面层存在起砂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