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载的特性之二——无序性
与时间上的时效性相对应,空载,特别是中国目前的空载,还有一个空间上的特性—无序性。由于运行过程的流动分散,车辆具有地理上的无序倾向;加之经济转型中的层层承包,车辆更具有产权上的无序倾向。产权上的无序性在美国NTE网的商业模式中可以忽略,因为NTE的运力供给方基本上是各种运输公司。中国车辆产权上的无序性更增加了空载问题的难度,单纯的模仿引进远不足够。中运网和华夏在线已经在运力认证方面进行了适应国情的探索。
乱扔的垃圾要付费,分拣的垃圾要收费。垃圾分拣、变废为宝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朝阳行业。无序的信息是垃圾,有序的垃圾是财富。信息有序化的过程就是知识化的过程。信息知识化缓解或花解了无序性,也必然带来创新利润。
在中国的运力市场目前还未见到信息知识化的成功案例。在难度稍低的其他市场,信息知识化或理性发育的轨迹清晰可辨。从杂货铺、便利店、百货公司、超级市场、直到大型连锁商场,西方百年走过的产权集中道路,中国的先行者几乎在十年中就紧追上来了。与此同时是信息有序度的提高:从五花八门的促销广告、产品目录、数据库、直至带有数据仓库和决策支持朦胧意识的导购,明显提高了品类管理的水平。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80吆喝20赚——在品类管理的基础上,中国企业也已开始运用帕累托原则与沃尔玛这类巨无霸拼杀了。
5.围绕空载的空忙与实忙
在物流的空载瓶颈外面,图省事,玩概念未必是空忙。对于缺创新知识,有创新资本者,这既可发挥自身优势,又可借时势而占市场,既可活跃沉寂多时的资本市场,更可大浪淘沙而再出一批数字英雄。
对于目前无力无缘进入资本圈者,则可考虑多点实忙。机不再来,时不可失。机会永远属于有准备的有心人。信息有序,知识积累的过程是要耐得住寂寞的。
二.水平市场的经典交换——供需对等无垄断、物流信用有支持
这里所说的水平市场是指供需双方平等交易的交易方式。水平市场的典型是无(黑庄或超级庄家)操纵的股市。无欺行霸市、有良好服务的农贸市场也算一种常见的水平市场。水平市场的对立面,其典型就是企业。产权经济学鼻祖高斯70多年前对于市场交易的功能大声发出疑问:市场很好,何来企业?企业是什么?企业是多次交易中形成的风险不等、收益不等的组织,企业往往以决策权不等的垂直方式来减少交易成本,市场中的企业最终还是平等交易的一种交易方式。
除了水平的市场交易方式,垂直的企业交易方式,还有很多介于两者之间的交易方式。市场在水平之中有垂直:如供方是分销模式,需方是集中采购,中介方是交易所,等等。企业在垂直之中有水平,被称为“联邦制”的各级责任中心常见于高度集权的大型企业。
非纵非横的交易方式、制度安排或商业模式中,最引人注意的当数被美国反垄断法解禁不到十年的供应链。供应链的许多经验穿插于本文之中。
1.自由市场的局限性——供需对等不持久
要了解近年来关于水平市场的研究,不可不读《B 2 B交易场》一书。试图解决空载问题的NTE运力交易场,是该书的重要案例。至今美国交易场模式唯一的成功案例是网上股票交易。一方面美国股市严禁操纵;另一方面股票这种纯权利商品的交割,在实物上不涉及物流支持,在支付上有现成的银行信用平台。但是,要完全满足供需对等无垄断,物流信用有支持这三个条件的水平市场实在不多。
与股票市场最为相近的期货市场,毕竟每月还有百分之几的实物清算,涉及到物流。
在市场发育初期的中国,反倒还有若干原始状态的市场,如管理有方还大体符合自由市场的第一条件:供需对等无垄断。如义乌的小商品市场就是一个典型。进一步,当物流服务做得较好,如义乌那样又满足了第二条件时,它的市场就发展起来了。最后第三条支付信用有平台,虽然受制于中国金融的大环境,但中介方的政府背景如能用成“积极的不干预”,多少也满足一些了。自由市场三个条件基本满足后,网上的中华商埠与传统的义乌市场互相促进,B 2 B交易场雏型已现,成功有望了。
不过,仅靠水平交易的三条件是很难长久支撑水平市场的。中国现在的所谓集贸市场,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并不多见。供需双方的发展壮大未必同步。一方面,供方向纵深发展为大企业,单个商品的份额往往越来越集中,而需方可能停留在中小批发规模而难以继续扩张。于是,市场就向企业的渠道倾斜。另一方面,产品创新可以打破单种商品份额的集中,而又阻挡了市场的倾斜。需求多元化往往也抑止了单类商品比重的扩大。以品种丰富为特色的小商品,对于单种单类商品的供方企业的规模扩张,多少有些阻力。前者如义乌浪莎袜业公司,其市场交易就已看出渠道倾向。后者如多数义乌企业,其规模发展不快。如果,义乌市场的需方始终也只是现在的中外中小企业,那么供需对等无垄断的第一条件就还能满足。如果,这些众多的中小企业需方一旦集中成几个大需方,现在的供需对等还能满足吗?第三条的支付信用平台还能支持,甚至还有必要吗?第二条的物流已向纵深发展而形成运输专线,相比而言是较能适应市场演变发展的。
在分工合作深化与交易成本降低互相促进的过程中,市场与企业的发育相得益彰,促进了需求多元化与供给专业化的演进。让我们具体分析供、需、运三方面分工合作的纵深发展。
2.集单——多元化中有共性
农业社会中只有君王才能享受到能工巧匠的天工造物,宫廷大师的天籁之音。皇室的高度投入带来了高度专业,再带来高度辉煌。今日社会中千万平民都可乘坐巧夺天工的时尚汽车,欣赏几可乱真的古典艺术。今日的平民并不比当年的君王富有,但富可敌国毕竟并不多见,更何况是今日发展之国或富裕之国。于是,谁找到了千万平民分散需求的集中之道,谁就可能当上王者之王!
义乌的运输商找到了揽货之道。于是,几个点一开张,不完全、不及时的货源信息和不确切、不对称的运力信息,渐渐来多来快了,互相促进了,再加上敢冒风险的专线投资和善冒风险的专线管理,没有网络更没有GPS,以汇集货源开始的过程,突破了先鸡先蛋、车货互找的怪圈。集单是在分散的需求中汇集共性。
集大单:单大就价低,价低就单大,怎样才能有大单呢?靠滚大的机制,靠第一推动或冒险,过程一旦开始就从无到有而集大单了。相同的时间在不同的需方中汇集,不同的时间在同一需方中汇集。
集稳单:同等批量的订单,在不同时期变化范围越小,变动越有规律,就越易找到供方。邻近地区的需求如能集中满足,由于需求此消彼长难以同步,等量的供给就可更多更好地满足所有需求,或者同等的需求就可以更省更快地得到供给。上文所谈的海尔冰箱小故事,如能来点“集稳单”的情节,下文可能就会很精彩。
集巧单:以较少的品种满足较多的需求。任何一人的需求,并非具有任何需求,否则人人需求不就趋同了吗?所以,具体某些人的需求多元化,只能是集中在具体某些需求。至于具体的集中程度,所谓的帕累托原则已经作了回答:80%的需求往往集中在20%的品种。基本的顾客群、起码的要求、主要的成本已经一一落实到80%之中。于是,讲究的顾客、特殊的要求和成本之外的利润就可在其余的20%之中去发现了。在开始进入低利时代的中国市场,家具、文具等行业还能保持较高利润而不失竞争,多少与集巧单的机会有关。连锁商场中的沃尔玛、人人乐显然是在集巧单中获益多多。二手市场是一种品种异常繁多的市场,集大单和集稳单更难,集巧单更靠绝活,所以就孕育着更大的利润。
一站式:需求多元化不仅造成了寻找商品的交易成本,也造成了寻找厂商的交易成本。一客找百货可不容易,百货走百家更不容易。于是,成行成市的店铺街市,逛街休遐的百货公司,直到万种货万家店一联万里的沃尔玛出现了。从认清百家集中到熟悉几家,寻找行走的物理成本降低了,信用认证的交易成本更是降低。于是,商店、商场的利润油然而生。
总承包:与多种商品一店购买相比,多种功能一家总管的供给更为方便。对交易流程的整合要求,对同一功能不同替代商品的技术要求,都超出了商店商场的能力。在生产领域中的总承包如OEM,在流通领域中的运输、仓储、包装总承包即第三方物流。
DIY:在总承包的基础上,再加上需方参与与供方辅助,实现总体性价要求的,部件功能设计与组装,就形成了供需合一的DIY模式。戴尔因DIY而起家发达,而力挽狂澜于衰退。强市看势,弱市看质。在电子商务一片萧条中还能发展的携程旅游网,就是通过导购系统,将机票、酒店、客车三合一的DIY商。义乌中华商埠为采购商提供的组货服务也是一种有利可图的初级DIY。
在流通领域中,除了与其他领域共有的集单和集供之外,还有其特有的集运。离开库存与运输的功能整合,就谈不上物流。离开物流功能的外包,即不同需方物流订单的整合,就谈不上第三方物流。离开信息知识对于功能和订单整合的整合,对于物流需求与供给的整合,即集单与集供的整合,就谈不上第四方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