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oloy825概述 Incoloy825是钛稳定化处理的全奥氏体镍铁铬合金,并添加了铜和钼。 Incoloy825具有以下特性: ●好的耐应力腐蚀开裂性能。 Incoloy825牌号和标准: 牌号和标准 材料牌号 技术规范 化学成分 管材 板材 棒材 带材 焊丝 锻件 无缝管 焊接管 德国 DIN W.Nr.2.4858 NiCr21Mo 17744 432 17751 432/2 17750 432/1 17752 432/3 17750 432/1 17754 432/3 法国 AFNOR NC21FeDu 英国 BS NA16 3074 3072 3076 3073 美国 ASTM ASME AMS UNS N08825 B 423 SB 423 B 163 B 704/705 SB 163 B424 SB424 B425 SB425 B424 SB424 ISO NiFe30Cr21Mo3 Incoloy825化学成分: 镍 铬 铁 碳 锰 硅 铜 钼 铝 钛 磷 硫 min 38 19.5 余量 1.5 2.5 0.6 max 46 23.5 0.025 1.0 0.5 3.0 3.5 0.2 1.2 0.02 0.01 Incoloy825物理及化学性能: Incoloy825 密度:ρ=8.14g/cm3 Incoloy825 熔化温度范围:1370~1400℃ 温度℃ 比热容J/Kg K 热导率W/mK 电阻率μΩcm 弹性模量KN/mm2 热膨胀系数10-6/K 20 440 10.8 112 195 93 100 462 12.4 114 190 14.1 200 488 14.1 118 185 14.9 204 300 514 15.6 120 179 15.2 316 400 540 16.9 124 174 15.6 427 500 565 18.3 126 168 15.8 538 600 590 19.6 126 161 16.0 649 700 615 21.0 127 154 16.7 760 800 655 23.2 128 142 17.2 871 900 680 25.7 129 130 17.6 982 1000 710 28.1 130 119 17.9 Incoloy825 合金的物理性能: 密度/g/cm3 熔点/℃ 线胀系数α/(106.℃)-1 导热系数/W(m.℃)-1 电阻率 弹性模量 20~100℃ 20~300℃ 25℃V 150℃ 20℃ 8.14 1350 12.6 14.7 14.4 1.12 1.12 195 Incoloy825力学性能: 下表中所列性质适用于Incoloy825合金的指定规格产品软化退火(稳定化退火)后的情况。非标准尺寸材料的特殊性能可以根据特定应用场合的要求提供。 室温机械性能(最小值) 产品 规格 屈服强度 RP0.2 N/mm2 屈服强度 RP1.0 N/mm2 抗拉强度 Rm N/mm2 延伸率 A50% 布氏硬度 HB 薄板带材/冷轧 板材/热轧 0.5-6.4 240 265 585 30 <=200 5-100 135-165 棒材 冷加工 热加工 1.6-64 25-100 >100-240 220 250 550 35 管材 冷加工 热加工 64-240 180 - 530 30 - 5-100 240 265 585 30 冷凝和热交换器 16-76 高温机械性能(最小值) 产品 屈服强度RP0.2 N/mm2 屈服强度RP1.0 N/mm2 温度℃ 100 200 300 400 450 100 200 300 400 450 板、带、管 205 180 170 160 155 235 205 195 185 180 棒 190 165 155 145 140 220 190 180 170 165 Incoloy825ISO V型缺口冲击试验: 室温平均值:轴向>=150J/cm2 径向>=100J/cm2 时间-温度-敏化曲线 Incoloy825组织结构 Incoloy825条件应力值: 达到90%屈服强度的高条件应力值可应用于允许略大一点变形量的应用场合。这些应力引起的永久应力会导致尺寸的变化,因此不推荐用于法兰和密封垫圈连接件。 Incoloy825金相结构: Incoloy825合金具有稳定的面心立方结构。化学成分和恰当的热处理保证了耐腐蚀性不受敏化性的削弱。 Incoloy825耐腐蚀性: Incoloy825是一种通用的工程合金,在氧化和还原环境下都具有抗酸和碱金属腐蚀性能。 高镍成份使合金具有有效的抗应力腐蚀开裂性。 在各种介质中的耐腐蚀性都很好,如硫酸、磷酸、硝酸和有机酸,碱金属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和盐酸溶液。 Incoloy825较高的综合性能表现在腐蚀介质多样的核燃烧溶解器中,如硫酸、硝酸和氢氧化钠都在同一个设备中处理。 Incoloy825工艺性能与要求 Incoloy825加工和热处理 Incoloy825合金在一般的工业过程中都易于加工。 Incoloy825预热: 温度控制对于保证合金的耐腐蚀性能不受敏化性的削弱非常重要。工件在加热之前和加热过程中都必须进行表面清理,保持表面清洁。 若加热环境含有硫、磷、铅或其他低熔点金属,Nicrofer 6023/6023H合金将变脆。杂质来源于做标记的油漆、粉笔、润滑油、水、燃料等。燃料的硫含量要低,如液化气和天然气的杂质含量要低于0.1%,城市煤气的硫含量要低于0.25g/m3,石油气的硫含量低于0.5%是理想的。 热处理最好在真空电阻炉或惰性气体保护气氛中进行,因为这样可以控温精确并且不受杂质污染。若燃气的杂质含量较低时也可考虑使用燃气加热炉,这样可以得到中性或弱氧化性的气氛。应避免炉气成分在氧化性和还原性中波动,燃烧火焰不能直接烧向工件。 Incoloy825热加工: Incoloy825合金合适的热加工温度为1150-900℃,冷却方式可以是水淬或快速空冷。 热加工时,工件可以直接送入已经到温的炉子。炉子到温后,材料的保温时间为每100mm厚度60分钟。保温到规定的时间后立即出炉,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加工。如果金属的温度降到最低加工温度以下,应再次加热。 热加工后应及时退火以保证得到最佳的耐腐蚀性能和适合的晶体结构。 Incoloy825冷加工: 冷加工应在固溶处理后进行,Incoloy825的加工硬化率和奥氏体不锈钢接近,因此加工设备应作相应调整。 在冷加工量较大时应有中间退火过程。当最终冷变形量大于15%时需要最终稳定化处理。 Incoloy825热处理: 软化退火或稳定化处理的温度范围是920-980℃,最合适为940±10℃。 对于厚度大于1.5mm 的工件推荐采用水淬或快速空冷以得到最大的抗蠕变性。 在任何热处理过程中,都要注意前面提到的关于保持清洁的事项。 Incoloy825打磨和酸洗: 在Incoloy825工件焊缝附近的氧化物要比不锈钢的更难以去除,需要用细砂带或砂轮打磨。为保持金属的光泽,打磨时要非常小心。 在硝酸和氢氟酸的混合酸中酸洗之前,也要用砂纸去除氧化物或进行盐浴预处理。酸洗的时间尤其要注意。 Incoloy825机加工: Incoloy825的机加工需在固溶处理后进行,要考虑到材料的加工硬化性,与奥氏体不锈钢不同的是,需要采用低表面切削速度和重进刀量。 Incoloy825焊接: 在对镍基合金进行焊接时,应遵循以下规程: 1.工作场地 工作场地应单独分开或与碳钢的加工区域有足够远的距离,尽可能保持清洁,设有隔板 并避免两区域间通风。 2.工作服和辅助用品 应佩戴干净的细纹皮手套,穿着干净的工作服。 3.工具和机器设备 应该有镍基合金和镍铬钢的专用工具,钢丝刷应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机器设备如剪切 机、冲床、轧机等应该盖上毡、纸板或塑料纸以防铁碳金属掉在机器表面而使加工材料 粘上,导致腐蚀。 高温合金是指以铁、镍、钴为基,能在600℃以上的高温及一定应力作用下长期工作的一类金属材料;并具有较高的高温强度,良好的抗氧化和抗腐蚀性能,良好的疲劳性能、断裂韧性等综合性能。高温合金为单一奥氏体组织,在各种温度下具有良好的组织稳定性和使用可靠性。 基于上述性能特点,且高温合金的合金化程度较高,又被称为“超合金”,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舰船的一种重要材料。按基体元素来分,高温合金又分为铁基、镍基、钴基等高温合金。铁基高温合金使用温度一般只能达到750~780℃,对于在更高温度下使用的耐热,则采用镍基和难熔金属为基的合金。 镍基高温合金在整个高温合金领域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它广泛地用来制造航空喷气发动机、各种工业燃气轮机最热端部件。 发展历史编辑 1、国际发展 从20世纪30年代后期起,英、德、美等国就开始研究高温合金。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满足新型航空发动机的需要,高温合金的研究和使用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40年代初,英国首先在80Ni-20Cr合金中加入少量铝和钛,形成γ'相以进行强化,研制成第一种具有较高的高温强度的镍基合金。同一时期,美国为了适应活塞式航空发动机用涡轮增压器发展的需要,开始用Vitallium钴基合金制作叶片。 此外,美国还研制出Inconel镍基合金,用以制作喷气发动机的燃烧室。以后,冶金学家为进一步提高合金的高温强度,在镍基合金中加入钨、钼、钴等元素,增加铝、钛含量,研制出一系列牌号的合金,如英国的“Nimonic”,美国的“Mar-M”和“IN”等;在钴基合金中,加入镍、钨等元素,发展出多种高温合金,如X-45、HA-188、FSX-414等。由于钴资源缺乏,钴基高温合金发展受到限制。 40年代,铁基高温合金也得到了发展,50年代出现A-286和Incoloy901等牌号,但因高温稳定性较差,从60年代以来发展较慢。苏联于1950年前后开始生产“ЭИ”牌号的镍基高温合金,后来生产“ЭП”系列变形高温合金和ЖС系列铸造高温合金。70年代美国还采用新的生产工艺制造出定向结晶叶片和粉末冶金涡轮盘,研制出单晶叶片等高温合金部件,以适应航空发动机涡轮进口温度不断提高的需要。 发展至今,国际市场每年高温金属合金消费量在30万吨,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过去多年,全球航天业对新能源飞机需求旺盛,空客与波音已有超万架此类飞机等待交付。而精密机件公司是全球高温合金复杂金属零部件和产品制造的龙头企业,也为航空航天、化学加工、石油和天然气的冶炼以及污染的防治等行业提供所需的镍钴等高温合金。精密机件公司就是波音、空客、劳斯莱斯、庞巴迪等军工航天企业的指定零配件制造商 [1] 。 2、国内发展 自1956年第一炉高温合金GH3030试炼成功,迄今为止,我国高温合金的研究、生产和应用已历经60年的发展历程。60年的高温合金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1956年至20世纪70年代初是我国高温合金的创业和起始阶段。本阶段主要是仿制前苏联高温合金为主体的合金系列,如:GH4033,GH4049,GH2036,GH3030,K401和K403等。 第二个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中至90年代中期,是我国高温合金的提高阶段。主阶段主要试制欧美型号的发动机,提高高温合金生产工艺技术和产品质量控制。 第三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中至今,是我国高温合金的全新发展阶段。本阶段主要是应用和开发了一批新工艺,研制和生产了一系列高性能、高档次的新合金。 我国的高温合金研究主要研究单位是钢铁研究总院、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主要生产企业有:中航工业、钢研高纳、炼石有色、抚顺特钢、高钢特钢和第二重型机械集团万航模锻厂(二重)等。在此基础上,我国已具备了高温合金新材料、新工艺自主研发和研究的能力。 虽然高温金属合金材料在我国已发展近60年,但行业发展仍处于成长期。由于高温金属合金材料领域具有较高技术含量,该行业企业拥有较深护城河。我国高温金属合金每年需求量在2万吨以上,国内年生产量在1万吨左右,市场容量超过80亿元,其中进口占比较大。未来20年我国各类军机采购需求在2800架左右,民用飞机采购数量在5400架左右,对应的高温合金需求在1500亿以上,再加上500亿的燃气轮机需求,仅高温合金空间一项就有2000亿的市场空间即将打开。 我国生产能力与需求相比存在两个缺口: (1)生产能力不足。我国高温合金生产企业数量有限,生产能力与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缺口,在燃气轮机、核电等领域的高温合金主要还依赖进口。 (2)高端产品难以满足应用需求。我国的高温合金生产水平与美国、俄罗斯等国有着较大差距,随着我国研制更高性能的航空航天发动机,高温合金材料在供应上存在无法满足应用需求的现象 [1] 。 制备工艺编辑 1、铸造冶金工艺 各种先进铸件制造技术和加工设备在不断开发和完善,如热控凝固、细晶工艺、激光成形修复技术、耐磨铸件铸造技术等,原有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完善从而提高各种高温合金铸件产品的质量一致性和可靠性。 不含或少含铝、钛的高温合金,一般采用电弧炉或非真空感应炉冶炼。含铝、钛高的高温合金如在大气中熔炼时,元素烧损不易控制,气体和夹杂物进入较多,所以应采用真空冶炼。为了进一步降低夹杂物的含量,改善夹杂物的分布状态和铸锭的结晶组织,可采用冶炼和二次重熔相结合的双联工艺。冶炼的主要手段有电弧炉、真空感应炉和非真空感应炉;重熔的主要手段有真空自耗炉和。 固溶强化型合金和含、钛低(铝和钛的总量约小于4.5%)的合金锭可采用锻造开坯;含铝、钛高的合金一般要采用挤压或轧制开坯,然后热轧成材,有些产品需进一步冷轧或冷拔。直径较大的合金锭或饼材需用水压机或快锻液压机锻造。 2、结晶冶金工艺 为了减少或消除铸造合金中垂直于应力轴的晶界和减少或消除疏松,近年来又发展出定向结晶工艺。这种工艺是在合金凝固过程中使晶粒沿一个结晶方向生长,以得到无横向晶界的平行柱状晶。实现定向结晶的首要工艺条件是在液相线和固相线之间建立并保持足够大的轴向温度梯度和良好的轴向散热条件。此外,为了消除全部,还需研究单晶叶片的制造工艺。 3、粉末冶金工艺 粉末冶金工艺,主要用以生产沉淀强化型和氧化物弥散强化型高温合金。这种工艺可使一般不能变形的铸造高温合金获得可塑性甚至超塑性。 4、强度提高工艺 ⑴固溶强化 加入与基体金属原子尺寸不同的元素(铬、钨、等)引起基体金属的畸变,加入能降低合金基体堆垛层错能的元素(如钴)和加入能减缓基体元素扩散速率的元素(钨、钼等),以强化基体。 ⑵ 沉淀强化 通过时效处理,从过饱和固溶体中析出第二相(γ’、γ"、碳化物等),以强化合金。γ‘相与基体相同,均为面心立方结构,点阵常数与基体相近,并与晶体共格,因此γ相在基体中能呈细小颗粒状均匀析出,阻碍位错运动,而产生显著的强化作用。γ’相是A3B型金属间化合物,A代表镍、钴,B代表、钛、、钽、、钨,而铬、钼、铁既可为A又可为B。镍基合金中典型的γ‘相为Ni3(Al,Ti)。 γ’相的强化效应可通过以下途径得到加强: ①增加γ‘相的数量; ②使γ’相与基体有适宜的错配度,以获得共格畸变的强化效应; ③加入铌、钽等元素增大γ’相的反相畴界能,以提高其抵抗位错切割的能力; ④加入钴、钨、钼等元素提高γ‘相的强度。γ"相为体心四方结构,其组成为Ni3Nb。因γ"相与基体的错配度较大,能引起较大程度的共格畸变,使合金获得很高的屈服强度。但超过700℃,强化效应便明显降低。钴基高温合金一般不含γ相,而用强化。
●好的耐点腐蚀和缝隙腐蚀性能
●很好的抗氧化性和非氧化性热酸性能
●在室温和高达550℃的高温时都具有很好的机械性能
●具有制造温度达450℃的压力容器的认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