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矿用装载机厂A陕西井下矿用装载机厂A井下窄体隧道装载机厂
矿井装载机的性能特点:
1、底盘采用铰接式结构,转弯半径小,转向灵活,适用于狭小空间作业。
2、机液压操作,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性能良好,质量可靠。
3、行走系统采用液力式变速箱和变矩器,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中对不同程度的工作产生扭矩力的不同,
矿井装载机主要技术特点
1.采用矿井装载机专用加重型变矩器和驱动桥,增加了整机的可靠性。桥轮距窄,半轴相对短,增大了车子的 扭矩,增强了车子的掘进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大大降低了桥的损坏率。本机超窄的轮距,超低的高度能通过特小的人工巷道。
2.琀晥结构件采用加厚加重低合金高强度钢板,强度高、变形小,抗碰撞,特别能适应井下作业。
3.发动机采用锡柴发动机矿山专用型,动力强劲,功率大、噪声低、排放低,并选用进口三元催化器和水过滤双重尾气净化装置,降低了空气污染,有效地改善了地下作业环境。
4.采用铰接式结构,转弯半径小,转向灵活。
5.标配矿山专用岩石铲斗,作业效率更高。
6.本机型主要适用于隧道、铁矿、铅锌矿、铜矿、金矿等金属矿和煤矿。矿用挖掘式装载机是机械设备,主要用于空间狭窄的洞采作业的磷矿、铁矿、铜矿、金矿、银矿、铅锌矿、煤矿巷道等各种矿山、水电、隧道工程的碎石土料采集及输送施工装车。
概述
它是由机械手与输送机相接合,扒渣和输送装车功能合二为一,采用电动全液压控制系统的生产装置,具有安全环保、能耗小、效率高的特点。是矿山企业必不可少的先进的采矿设备,是人工和其它机械的替代产品。
矿用挖掘式装载机使用环境条件:
1)巷道坡度不大于15°;
2)巷道环境温度为﹣5℃~+40℃,相对湿度不大于90%(温度为25℃时);
3)使用地点海拔不超过1000m,在海拔超过1000m的高原环境下使用时,应根据情况采取必要的措施或进行特殊设计;
4)所装载的矿岩块度不超过400mm;
5)电压极限偏差为±5%。交流频率极限偏差为±1%;
6)装载机工作时周围的煤尘、甲烷爆炸性气体含量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安全含量。
结构特征与工作原理
总体结构及工作原理、工作性能
矿用挖掘式装载机主要由行驶、挖掘、输送三大机构及液压、电气二大系统组成。通过各部分的协调和配合,最终由液压、电气执行元件和机械传动机构实现所规定的动作,完成各作业过程。
本机集液压行走,挖掘采集,输送,装车四种性能。其中液压行走功能是通过液压马达驱动前后车轮,液压马达具有前行、后退、自动刹车三种性能;四轮驱动具有着地力,推动力强等特点,挖掘采集功能由机械手完成,机械手具有挖掘、伸臂、装料,卸料性能,大臂可上升、下降,左右回转,挖掘采集的操纵由全液压控制,由六个操作手柄控制,每个手柄控制二个动作,共十二个动作。输送,装车性能由输送机系统完成,其输送架由液压缸控制升降,输送架下降时可将前轮支起,同时输送架前接料口与矿石接触面更紧密,工作时稳定性更强,同时可以集合散料,平整场地。传送带宽度为650mm,传送速度约为5m/秒,传送带由液压马达带动滚筒、使传送机性能更稳定,使用寿命更长。
整车液压系统由一台15kw电机为动力带动二联高压齿轮泵,液压油通过齿轮泵分别输入壹台多路换向阀内,通过操作手柄实现对各液压装置的控制。
整车电器系统采用矿用隔爆型电磁起动器,实现对电机的控制,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
该机动力源为外部引入的工频660(380)V三相交流电源,整机采用一台15kw电机,驱动滚筒采用液压驱动,操作方面只需一人。
行走机构
本机行走机构由底盘、前桥、后桥、轮胎、液压马达、转向缸等组成。
工作原理:外接三相660(380)V电源,通过电气控制按钮操纵油泵,用多路阀手柄来操纵液压马达,马达带动分动箱,分动箱分别带动前、后桥转动,从而带动轮胎行走。本机无需独立的刹车止动系统,在斜坡上停车时,只需将多路阀行走控制置于中位,此时液压系统使前、后轮处于闭锁状态而无法倒退;当需长时间停车时,需将抬槽提起使前铲板着地以实现驻车。
工作机构
本机工作机构由大臂座、大臂油缸、大臂、小臂、挖斗、大臂油缸、小臂油缸、挖斗油缸组成。
工作原理:由油泵工作,通过多路阀手柄来操纵大臂、斗杆、挖斗来完成上升、下降、前伸、后缩、回转、挖掘等各种功能。控制回转油缸伸缩可使大臂作左右旋转,回转油缸两端装有单向节流阀来控制回转的速度。控制大臂油缸伸缩可使大臂作上下运动,大臂油缸有杆腔一端装有单向节流阀来控制大臂下降的速度。控制小臂油缸伸缩可使小臂作前后运动。控制铲斗油缸伸缩可使铲斗作挖掘动作。铲斗上装有斗齿,磨损后可以更换
机架
本机输送机构由前铲、从动滚筒、滚筒、托辊、输送带组成。
工作原理:外接三相660(380)V电源,通过矿用隔爆型电磁起动器起动电机,用多路阀手柄来操纵液压马达带动滚筒从而实现输送带转动,达到连续输送功能。
液压系统
本机液压系统设备由钢球液压马达、齿轮泵、优先阀、多路换向阀、液压转向器、液压油缸、液压支架软管、散热器、回油滤油器、液压油箱及电缆组成。液压软管使用时有安全标志证书,且在有效期内。
液压系统工作循环过程如附图六中所示(黑色线条及箭头为进油管和进油流向,蓝色线条及箭头为回油管和回油流向):通过液压油管,液压油箱、液压泵、相串连后与多路换向阀、与液压转向器油缸、多路换向阀与铲斗油缸、大臂油缸、斗杆油缸、输送架油缸、液压马达、单向阀与回转座油缸之间均以液压油管相连;转向器、多路换向阀、优先阀均通过回油支管与回油总管相连;回油总管与液压油散热器、液压油滤清器、液压油箱相串连。
液压油泵通过轴与电机同步运转,启动电机,齿轮油泵开始工作,从油箱吸入液压油,泵出的液压油进入多路换向阀和液压转向器,为行车和作业做好准备。
进行作业时,其中任一阀扳至某一工作位置时,则滑阀切断中立位通道、同时打开阀体两腔,液压油从高压腔进入油缸一腔,推动活塞完成某一作业动作,而油缸另一腔的低压油经阀的另一腔经滤清器、液压油散热返回油箱,若阀杆扳至相反位置,反向重复上述过程。
装载机额定工作压力为12Mpa,若工作时负载过大,分配阀的安全阀自动打开,高压油直接经回油管返回油箱,防止液压元件、管路及构件损坏。
工作原理:外接三相660(380)V电源经过防爆型防爆磁力起动器、操纵电动机、防爆型照明灯、电铃工作。本机采用双磁力起动器,一个控制主油泵,一个控制皮带输送电机。
安装、调试编辑
安装
装载机的安装必须有专业人员进行安装。按照整机的结构特征根据图纸的要求进行安装。按照底盘架——输送架——调节架——挖掘部分——液压系统——电气系统的安装顺序。
调试
1、试运行前的准备工作:确认电路已接通,电缆松紧适度;确认油箱已按规定加注液压油;对连接部位的销轴、油缸部位结合面相互摩擦的地方涂上润滑脂。
2、试运行:首先启动行走系统察看机器行驶是否正常,转向系统是否灵活,再启动输送系统运转是否正常。其次启动挖掘部分,察看伸展臂是否正常,伸展臂转动是否灵活。
组装的注意事项
1、组装各连接螺栓时,应检查防松垫圈是否齐全以及松紧程度是否符合要求。
2、液压系统的接头部分必须擦拭干净,不得有灰尘和杂质进入。同时检查密封圈是否齐全或损坏,所有管路应按原始位置理顺固定好。
3、整机安装完毕后应仔细检查各部件管件、辅件等,是否安装正确稳妥。
4、电气部件安装要有专人担任。进入接线盒的电缆直径要与橡皮垫的孔径相符,压紧接线头应保证橡皮垫与电缆间和橡皮垫与接线盒无间隙,否则将失去隔爆性能。
使用、操作
作业前的检查:
1、检查电源系统:电缆、接头应完好,无破损现象;连接线路应完好,无烧损、松脱现象。
2、检查液压系统:液压系统的元件及其联接管路之间连接应紧固,无明显渗漏现象;液压油位应符合规定(油量约占油箱总容积的至4/5之间)。
3、检查操纵系统:各操纵手柄应处于中立位置,操纵应灵活,无卡滞现象。
4、检查输送系统:输送带应完好,张紧度合适;滚轮、滚筒转动灵活,无异常音响。
5、在行走过程中需要停止刹车时,将脚踏阀放在中位,即刹车。如果长时间停止需要将机头产板压住地面。
6.装载机行走或倒车时应启动电铃做为警示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