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型日光温室的透光率一般在60%~80%以上,室内外气温差可保持在21~25摄氏度以上。
采光
一方面太阳辐射是维持日光温室温度或保持热量平衡的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另一方面,太阳辐射又是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唯一光源。
日光温室的采光设计
阳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能源,也是日光温室的主要热源。因此,设计日光温室时、首先要解决好温室的采光问题,最大限度地使阳光透射到温室内部。
中国北方地区的日光温室主要是在冬、春、秋三季使用。冬季太阳高度角低,日出在东南,日落在西南。因此,为了在冬季最大限度地利用阳光.日光温室多采用座北朝南、东西延长的方位。
实践证明,冬季早晨外界气温很低.偏东温室在早晨揭开草帘后,室内温度往往明显下降。日光温室的方位尽量以偏西为好,这样有利于延长午后的光照时间和夜间保温。均以偏西5度为宜,不宜超过10度。
当光线入射角由0度增大到40度时.对透明材料的透光率影响不大.光量的反射损失率只有几个百分点;当入射角在40度一60度内变化时,透光率随入射角增大呈显著下降趋势;入射角大于60度时,透光率呈急剧下降趋势。所以,40度的入射角或50度的投射角是影响透明材料透光率大小的临界点。在日光温室发展初期,便把冬至日太阳对温室采光面的最大投射角达到50度的采光角度定为合理采光屋面角.
日光温室
日光温室的保温由保温围护结构和活动保温被两部分组成。前坡面的保温材料应使用柔性材料以易于日出后收起,日落时放下。
对新型前屋面保温材料的研制和开发主要侧重于便于机械化作业、价格便宜、重量轻、耐老化、防水等指标的要求。
日光温室主要由围护墙体、后屋面和前屋面三部分组成,简称日光温室的“三要素”,其中前屋面是温室的全部采光面,白天采光时段前屋面只覆盖塑料膜采光,当室外光照减弱时,及时用活动保温被覆盖塑料膜,以加强温室的保温。
由于塑料工业的发展,加之玻璃易破损,农村日光温室大多以塑膜为屋面材料。特别是我国北方在土温室基础上兴起的塑料日光温室,具有明显的高效、节能、低成本的特点,深受菜 农及消费者的欢迎,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有效措施之一,将会得到更快的发展。实践证明,凡室外最低温度不低于-25℃的,利用塑料日光温室的特殊结构性能,可使室 内保持5℃以上的温度时,均可获得满意结果。
种植
一、品种选择。
选用本地黄瓜、上海杨行黄瓜、农大14号等优质高产品种。
二、培育壮苗。
大棚黄瓜播种期可在12月下旬至1月上、中旬,宜采用大棚加小拱棚(或大棚电热温床)育苗。苗龄40—45天,播种量每亩约0.1公斤。先将种子在清水中浸湿,再放入55℃的热水中,水量为种子的3—4倍,不停地搅拌,待水温降到30℃左右时,然后置室温浸种1—2小时待用。选近几年来未种过瓜类作物的地块作苗床,整平床土,浇足底水,24小时后播种。每平方米床面撒播种子0.2公斤,覆上药土2厘米(50公斤土泥灰+1.5公斤钙镁磷肥+0.15公斤代森锌+0.15公斤托布津)。
从播种至子叶出土,需要维持较高的温度,当所温到15℃时,上大棚围裙;当气温到10℃时,傍晚小拱棚开始盖草帘。具体温度要求为:白天保持25℃—30℃左右,夜间20℃左右。幼苗出土后适当降温,白天25℃左右,夜间16℃左右。播后4—5天将小苗移入营养钵,移苗后至活棵前,适当高温高湿,苗床内保持25—30℃,3—4天后逐渐降温,白天控制在20—25℃,夜间14—16℃,以防徒长。苗期经常保持床土湿润,浇水要选择晴天进行,可结合用0.2%磷酸二氢钾+0.2%尿素追肥,施后充分通风,促成壮苗。
三、适时定植。
大棚套小拱棚加地膜、草帘栽培,于2月中旬至3月上旬,当苗龄40—45天,株高15—20厘米,有5—6片真叶时定植。一般每畦栽二行,株行距40—60cm,每亩栽2500-2700株。
四、加强田间管理。
1、肥水管理。定植前半个月畦中开沟施入基肥,每亩施栏肥1500公斤,人粪尿1000公斤,复合肥45公斤。定植活棵后,每亩施人粪尿1000公斤,15天后再追肥一次。黄瓜生长快,肥水供应要及时,施肥方法采用“薄肥勤施”、“少量多餐”的原则,一般每采收两次追肥一次。整个生长期要保持土壤湿润。进入盛瓜期后,根据土壤含水量,每隔1—2周浇水、灌水一次。
2、温度的控制。定植后要保持较高棚温,以利缓苗。缓苗后加强保温、防冻和通风、防热烧等措施。一般晴天,白天棚内气温达到28—30℃时通风;阴天,适当通风,保持温度20℃左右,夜间棚温15℃(不低于10℃),大棚内小拱棚上的草帘等要早揭晚盖,以增加光照。一般小拱棚在搭架引蔓前拆去,4月下旬揭掉大棚边膜,顶膜一直保留到采收结束。
3、应用激素保花保果,始花期用保果灵100倍液喷花保果,以提高前期产量。
五、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疫病,枯萎病、白粉病。要实行水旱轮作,撒施生石灰等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