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垃圾场中转设备产品工作流程
1、环卫工人将周边居民投放点的生活垃圾进行收集后,运转到垃圾中转站,将垃圾倒入垂直式垃圾压缩机的箱体压缩仓内;
2、垂直垃圾场中转设备将倾倒在箱体压缩仓的垃圾进行压缩处理;
3、垃圾经过压缩处理成一块约4吨重的垃圾块后,利用推头装置推到垃圾储存仓内;
4、然后继续投放垃圾,进行二块垃圾压缩处理;
5、压缩两大垃圾块后,将压缩箱体用提升装置提起离地面约1.5米高度;
6、垃圾车和垃圾箱对接,使用推头将垃圾块推到垃圾后箱内,垃圾车将压缩好的垃圾转运处理场,进行下一个循环。
怒江程力威牌大型勾臂垃圾车销售点
我公司生产制造的勾臂式垃圾车配套垃圾箱(8-20方移动压缩垃圾站)现有2方、3方、5方、6方、8方、9方、10方、12方、15方、18方、20方的垃圾箱可满足不同客户需求。3方垃圾箱常备现货500个,欢迎您来选购!
支持定制非标产品,达到满足客户不同的需求。
联系电话:15871251431



厂生产的移动压缩箱压缩厢采用无骨架圆弧曲线设计,外形美观,密封好,无污染。
1、采用Q345低合金高强度材料,确保箱体使用寿命
2、科学设计圆弧结构使垃圾在箱内的流动性好,连体式压缩箱转角,后门采用圆弧结构。
3、通用配套性好,可与国内现有的,符合招标文件要求的、钩耳中心高度1570mm的多个厂家生产的液压拉臂钩相匹配。
4、采用PLC电控系统,设有液晶显示屏,可直观显示箱体压满程度和故障诊断结果。
5、具有380V三相电源的相序自动换相功能,相序接错时无需重新拆线接线,方便快捷。
6、动力系统采取抽拉式布置,故障维修方便,且抽屉两端设有导流风孔。
7、液压系统有散热装置,有效解决液压系统温升问题。
8、连体式压缩箱占地面积小,不需特殊的土建房屋,能露天作业,经济实用,方便设置流动垃圾收集点,解决城市土地紧张面临的选址难题
9、连体式压缩厢后门采用油缸锁紧方式,卸放垃圾时驾驶员不必下车进行手工操作,驾驶室内就可操作厢体后门油缸开启。
10、压缩箱与装料箱入口处设计有单向导流破碎爪,压缩垃圾时可起到破碎大件垃圾的作用,推板返回时可以阻止垃圾回弹。
垂直垃圾场中转设备产品应用说明
1、设备适用垃圾收集方式:
设备适用于人力三轮车,手推车,电动三轮车,侧装式垃圾车,勾臂式垃圾车收集,可从两侧和前面均可倒入垃圾,使用方便。
2、设备结构形式:
整体式、即压缩仓、储存仓、推铲放置仓连为一体,整体落于地下;
3、设备安全装置:
主体架上设自动控制的防箱体坠落安全装置,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4、设备压缩油缸连接形式:
压缩形式采用三级油缸分级压缩,一根主油缸通过一个连接机构连接两根副油缸;压头体通过尼龙滑块导向沿立柱滑动,以防止立柱磨损。













分体压缩垃圾站安装完毕,垃圾储存箱采用密闭式设计,并设有排污口,
压缩过程中污水通过排污口排水,由污水管道流向污水池,
可有效避免在转运过程中垃圾臭味及污水流出,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产阶段(碱性发酵):产细菌把甲酸、、、等基质通过不同途径转化为,其中最主要的基质为。全部反应可以概括为:淀粉水解葡萄糖产酸菌菌脂肪水解甘油产酸菌菌蛋白质水解酸产酸菌菌1.3厌氧消化池分类厌氧消化池从构造上一般分为池顶、池体和池底三部分:池顶主要起到收集沼气的作用;池体主要起到容纳作用;池底一般主要起到排泥的作用。按照消化池形状可以分为:圆柱形、椭圆形(卵形)和龟甲形等。计算机模拟遮阳系数逐渐成为一种获取材料和建筑构件遮阳系数的实用方法。用计算机能耗模拟软件确定某建筑结构和材料的遮阳系数与试验测定法在原理上是相同的。计算机模拟法同样也是一种对比法,即按照定义建立两个几何形状和墙体材料恒等的房间模型,其中一个房间的窗口安装待测的遮阳材料、结构或设备,另一个房间的窗口安装3mm厚的标准玻璃,在设定房间温度的情况下运行,两个房间的冷负荷之比就是该种材料、结构或设备的遮阳系数。据称,通过纳米化的表面处理,可使得锂镍钴材料的安全性大大提升。利用纳米金属氧化物镀层表面处理后的锂镍钴正极材料,不但可获得高电容量,而且可大幅提高材料的安全性。不过,纳米科技要想在新能源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本身也需要解决一些技术难题。一位与会专家告诉记者,为了使纳米技术在能源应用中产生更大的市场影响,需要进一步完善纳米结构材料:一些纳米管等材料目前还没有实现批量生产,关键问题在于适用于量产的较廉价和较易控制的方法的开发。但如果为风电场配置2%左右额定功率的储能电池,就可以平滑9%以上的电力输出;如果为风电场配备5%以上功率的动态储能电池,风电场还能具有削峰填谷的功能。至于光伏发电,由于发电和用电时间往往不同步,需要配备2%~5%的储能电池以平滑发电与用电之间的时间差。现在最重要的事,是加快开发而实用的储能电池。目前世界发展最快的大容量储能技术是全钒液流储能电池(VRB),这是一种新型清洁能源存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