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口闪点测定仪 手动闪点测定仪 开口闭口闪点测定仪校准规范 仪器上读到的电压值与导线中的电流值通过传输阻抗换算。传输阻抗定义为:仪器输入阻抗上感应的电压与导线中的电流之比。对于一个具体的,可以从厂提供的说明书中查到它的转移阻抗ZT。导线中的电流等于:I=V/ZT如果公式中的所有物理量都用dB表示,则直接相减。对于机箱的泄漏,要用近场进行探测。近场可以看成是很小的环形天线。由于它很小,因此灵敏度很低,仅能对近场的辐射源进行探测。这样有利于对辐射源进行。
HN7502A开口闪点全自动测定仪
用来测定石油产品的开口闪点值、燃点值。仪器采用电点火方式,无需任何可燃性气体,符合ASTMD92(GB3536-2008)、GB267-88的方法要求。采用ARM系列高性能微处理器,电擦除存储器(可存储上千条数据记录),彩色液晶显示器及触摸屏,PID自整定等多项技术。使仪有以下特点:
功能。可一机两用同时检测闪点、燃点,并打印测试结果,内部具有时钟芯片,自动显示当前日期、时间、掉电保持。
度高。温度误差控制在±1.5℃内,分辨率为0.1℃。
重复性好。在保证测试环境符合GB3536(ASTM D92)或GB/T 267-88的情况下,连续测试同一样品,两者闪点值相差≤4℃。
自动化程度高。可以自动完成测试过程,自动进行冷却,自动信息提示等。
开口闪点测定仪功能与性能和水平接轨,是石油、电力、化工、商检等行业替代进口产品的仪器。
二、技术参数
测定范围:40℃~400℃
检测类型:开口闪点或燃点
温度检测:铂电阻
准 确 度:±1℃
重 复 性:符合GB3536-2008(ASTM D92)、GB/T 267-88
显 示 器: 彩色液晶显示器
信息存储:可存储1000个测定结果
点火方式:电点火
冷却方式:制风冷
打 印 机:点阵式热敏打印机
自检功能:升降杆、划扫杆、打印等
功 率:≤600VA
使用电源:交流220V±11V,频率50Hz±2.5Hz
环境温度:10~35℃
环境湿度:≤85%
重 量:约17kg
三、工作原理
该仪器按照GB/T3536-2008(ASTMD92)、GB/T 267-88方法规定的升温曲线,由CPU控制加热器对样品加热彩色LCD显示器显示状态、温度、设定值等,在样品温度接近闪点值时,CPU控制电点火系统自动点火自动划扫。在出现闪点时仪器自动锁定闪点值。同时,自动停止加热并对加热器进行风冷。
四、使用方法
(一)安装环境
开口闪点自动测定仪应安装在不受日光直接照射、无空气对流的工作台上。(放在通风橱内,做样时不能开风机)。
(二)电源
仪器使用220V、50Hz单相交流电源,电压波动不应大于5%。也可使用电子交流稳压器(1000W)。
(三)仪器使用
1、接通电源后,仪器升降杆部分自动抬起,并有提示音, 显示仪器名称及版本号。
2、屏幕任意位置,显示测试界面:
“开始”,升降杆落下,开始测试;“终止”,停止试验,升降杆升起。“试验条件”处显示测试的设定条件,包括预期闪点、打印机开关设置、试验所适用的标准等。“试验信息”处显示试验的进程信息。
在试验界面中,“自检”、“设定”、“条件”、“记录”等按钮,可进入相应的功能界面。
3、自检界面
该界面下可以对仪器的各部件执行自检操作。
“升降杆”, 升降杆组件升起;再次,升降杆组件落下。“点火器”,点亮点火器;再次,熄灭点火器。“风机”,启动风机;再次,关闭风机。“划扫杆”,启动划扫杆向对面划扫,停止后,再次“划扫杆”,划扫杆回到起始位置。“打印”,启动打印机打印自检,用以验证打印机是否工作正常(打印数据中试验结果此时为随机数)。 执行各部件自检过程中,其下方会显示相应的自检状态信息。
4、设定界面
该界面下可以设定预计闪点值与大气压值:“预计闪点”或“大气压”后的“更改”,进入预计闪点或气压设定界面:
(1) 预计闪点设定
该界面下,“设定值”区域,键盘上方预计闪点设定值输入框处光标闪烁,可以输入数字,并按“←|”确认输入。要删除输入的数字,可以“←”。界面右侧“退出”图标,退出预计闪点设定界面。
(2) 大气压设定
测试所在地区的大气压值不同,会导致测试试样的开口闪点值不同,为校正到标准大气压下的准确值,需要根据实际气压值做设定。操作方法参见“预计闪点设定”。
此类红外热像仪不需要制冷,且成本比量子探测器红外热像仪低。制冷型量子探测器采用锑化铟(InSb)、铟镓砷(InGaAs)或应变超晶格制成。这类探测器为光电探测器,即光子撞击像素点,转化为可存储于积分电容器的电子。像素采用的电子快门,通过断开或短路积分电容器来控制快门。量子探测器在本质上比微测辐射热计的速度要快,主要原因是微测辐射热计必须要改变温度。与改变像素温度相反的是,量子探测器是将能量加到半导体中的电子里,提至高于进入导电带的探测器能量带隙,根据探测器的不同设计,可以测量为探测器电压或电流的变化。2014年7月,奔驰和宝马联合宣布要合作研发无线充电技术。奔驰将基于全新S级进行测试,而宝马则计划率先将其应用在i8身上。奥迪则在2015CES展上,展示了奥迪的无线充电设备,这套可自动升降供电线圈的无线充电技术,足以应对底盘较高的SUV。除沃尔沃以外,车企基本都是运用在车辆静止的状态充电的方式。2012年,沃尔沃启动了一个名叫“电网道路系统”的项目,并在瑞典的测试中心建设了一条长约400米的测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