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氨逃逸形成的原因分析及在线监测系统
氨的逃逸主要通过以下两种途径:一是以游离氨的形式随废气逃逸到大气中;二以硫酸铵的形式逃逸到大气中,且硫酸铵主要以气溶胶的形式随废气带出塔外,后者是氨逃逸的主要形式。“氨逃逸”形成缘故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工艺缘故,因为入口气体的温度偏高,烧结废气的温度可到达140℃左右,加之氨水挥发性强,轻易造成氨水挥发,挥发量受氨水浓度、废气温度、气体流速等成分的影响。氨气的挥发不但影响脱硫服从,而且轻易形成气溶胶。气溶胶是造成硫铵逃逸紧张的主要缘故,其粒度在亚微米级别,当前氨法脱硫常用的折流板除雾器和波纹板除雾器无法将其脱除,轻易随着废气带出塔外。其形成缘故主要是因为废气中的游离氨易与气态SO2、H2O通过气相反应形成(NH4)2SO3,(NH4)2SO3液滴悬浮在吸收塔内轻易形成“气溶胶”状况。
2)操纵参数配置的影响,为此,国表里学者为寻找氨法脱硫工艺的工艺参数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废气流速、液气比(L/G)、吸收液浓度、吸收液pH值和入口SO2浓度等方面。实验室研究得出的后果为:液气比为3~4L/m3、脱硫液的pH为5~6、废气流速为1.5~2.0m/s时的结果较理想。但在现实工程使用中,吸收塔引入二层喷淋情况下的液气比到达5.6L/m3,废气吸收塔内的流速为3.6m/s以上。表面上,若接纳稀氨水和较低的废气温度可有用削减氨逃逸。现实工程使用中,考虑到气液两相的传质结果,氨水浓度务必保持在20%左右。烧结废气的温度约为140℃,若要降低废气温度,务必对现有体系进行革新,加大了制造老本。因此,操纵参数确凿定不但需要实验论证,更紧张的是要结合现场的现实情况,在不但现实经验中获取合适的操纵参数,在不影响吸收塔平常运转的情况下尽可能降低氨逃逸水平。
3)吸收塔气流分布不均的影响,氨法脱硫体系在现实工程使用中,因为受废气入口速率高、入口角度、位置和塔径等成分的影响,轻易造成气流分布不均的疑问。仅仅寄托气流本身扩容、惯性和分散运动和喷淋液的整流好处的气流均布结果有限,造成大量废气进入塔体后仍沿阔别入口一侧运动,造成废气流在吸收塔内分布不均,造成废气难以与喷淋液充裕接触,紧张影响气液两传递质,既降低了吸收液行使率又降低了脱硫服从。塔内气流分布不均还造成废气密集区域的气速过高,局部气速过高不但缩短了气液两相接触时间,同时还影响除雾器性能的发扬,造成排气筒出口处带浆液现象紧张。
4)除雾器除雾服从不高的影响,氨法单塔脱硫体系常用的除雾器为带倒钩的波纹板除雾器,因为该除雾器的除雾服从不高,造成硫铵液滴易随废气带出塔外。丝网除雾器的除雾服从高,对微米级的颗粒的除雾服从可到达97%以上。片面烧结厂在除雾器上部再增设一级丝网除雾器以进步气溶胶的捕集结果。但在现实工程使用中,因为丝网除雾器冲洗结果不理想,造成硫铵颗粒极轻易粘在丝网上造成结垢和堵塞,不但造成吸收塔压降抬高,紧张时可造成全部体系停运。因此,除雾服从高的除雾器,如丝网除雾器和纤维除雾器等轻易造成结垢和堵塞,不适用使用在氨法单塔脱硫体系中。
系统功能、分析原理、技术参数
采用高温快速抽取式激光在线气体分析仪能以较快的响应速度对工艺管道中NH3浓度进行连续测量。
因采用抽取式采样,采样点插入yan道核心区域,可以方便的设置采样点位置及采样管长度,能够选择更好的更具有代表性的取样点,测量值更具代表性, 更能有效反应NH3浓度。
此外,通入标准气体非常方便,可以随时标定及验证,可随时对仪器进行在线校正,无需将设备拆离安装点
系统技术指标
适用范围:
废气NH3浓度的连续监测。
安装环境
环境温度:-20~52℃
环境湿度:90%R.H.以下
标准法兰:DN65PN6法兰
测量气体条件:温度:500℃以下压力:±5kPa
水分:40%VOL 以下 (没有水冷凝)
灰尘:< 50g/Nm³ 高粉尘环境需要另行商议。
技术参数
测量原理:TDLAS 技术
测量方式:加热抽取式
光源:近红外半导体激光
结构:室外安装型防雨结构
接触气体部材质:SUS316,PTFE
采样管连接直径:导管f8×6
供电电源:额定电压 AC100~240V±10% 额定频率 50/60Hz
功耗:大额定功率约400W+50W*伴热管长度
校正周期:每6个月(根据安装环境,维护周期可能有所变化。)
模拟量输出:DC4~20mA
容许负载:DC4~20mA550Ω以下、
报警输出:气体温度设定范围以外、气源低压异常、盒罩内温度异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