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肌苷
中文同义词:次黄苷;次黄嘌呤核苷;9-D-核糖次黄嘌呤
英文名称:Inosine
CAS号:58-63-9
分子式:C10H12N4O5
分子量:268.23
熔点222-226°C(dec.)(lit.)
沸点226C(dec.)
比旋光度-49.2º(c=1,H2O18ºC)
密度1.3846
折射率-52°(C=1,H2O)
溶解度H2O:0.5M,clear,colorless
形态CrystallinePowder
酸度系数(pKa)13.24±0.70
颜色White
气味(Odor)Odorless
水溶解性2.1g/100mL(20ºC)
化学性质 :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在水中略溶,在稀盐酸或氢氧化钠等碱溶液中易溶。本品的饱和水溶液约含肌苷1.5%。 mp218℃(分解)。
【用途】
1.肌苷为人体正常成分,参与体内核酸代谢,能量代谢和蛋白质合成。肌苷可以直接透过细胞膜进入人体细胞,使处于低能缺氧状态下的细胞恢复正常水平,继续进行新陈代谢,并能活化丙同酸氧化酶类,提高辅酶A的活性,具有激活细胞,刺激代谢等良好的作用。肌苷有助于受损肝细胞功能的恢复,还可刺激体内产生抗体,并提高肠道对铁的吸收。
2.肌苷可作为食品或医yao原料的中间体,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各种心脏疾患、急性及慢性肝炎、肝硬化等,此外尚可治中心视网膜炎、视神经萎缩等。
3.以肌苷为起始原料,还可合成多种抗病毒药如异丙肌苷、无环鸟苷等。异丙肌苷是一种待开发的肌苷衍生物,除具有抗病毒作用,还具有增强记忆和延缓衰老功能,可作为延缓衰老的保健用药;无环鸟苷是第二代新型广谱抗病毒药,其合成工艺路线为:先由肌苷转化为次黄嘌呤,然后合成乙酰鸟苷再进一步合成无环鸟苷。
4.在食品工业上,肌苷主要用于合成食品增鲜剂5’-肌苷酸钠,它可与鸟苷酸钠、谷氨酸钠以一定比例混合制成复合鲜味剂“I+G”,其鲜味对比传统的味精提高200多倍。目前,鸡精、增鲜剂呈味核苷酸二钠(I+G)等的市场需求每年以15-20%的速度增加。
5.肌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可用于治肝脏疾病、心脏疾病、白血球减少症、贫血病、血吸虫病、中心视神经膜炎、视神经萎缩、放疗造成的血小扳减少症以及毛地黄中毒等症。
6.同时肌苷是一种辅助保肝类药物,肌苷在进入肝细胞后可以促进肝细胞的活化,提高肝功能,加快肝细胞修复的速度同时他还可以加强白细胞的增生的作用。因此作为一种抢救肝昏迷患者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