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6-IA16 |
1746-IA4 |
1746-IA8 |
1746-IB16 |
1746-IB32 |
1746-IB8 |
1746-IC16 |
1746-IG16 |
1746-IH16 |
1746-IM16 |
1746-IM4 |
1746-IM8 |
1746-IN16 |
1746-INT4 |
1746-IO12 |
1746-IO12DC |
1746-IO4 |
1746-IO8 |
1746-ITB16 |
1746-ITV16 |
1746-IV16 |
1746-IV32 |
1746-IV8 |
1746-NI16I |
1746-NI16V |
1746-NI4 |
1746-NI8 |
1746-NIO4I |
1746-NIO4V |
1746-NO4I |
1746-NO4V |
1746-NO8I |
1746-NO8V |
1746-NOC |
1746-NR4 |
1746-NR8 |
1746-NT4 |
1746-NT8 |
1746-OA16 |
1746-OA8 |
1746-OAP12 |
1746-OB16 |
1746-OB16E |
1746-OB32 |
1746-OB32E |
1746-OB8 |
1746-OBP16 |
1746-OBP8 |
1746-OG16 |
1746-OV16 |
1746-OV32 |
1746-OV8 |
1746-OVP16 |
1746-OW16 |
1746-OW4 |
1746-OW8 |
1746-OX8 |
1746-P1 |
1746-P2 |
1746-P3 |
1746-P4 |
IC200CBL555 | IC200CPUE05 |
IC200CBL605 | IC200MDD844 |
IC200UDD110 | IC200AC05 |
IC200MDL730 | IC200SET001 |
IC200CBL600 | IC200ALG262 |
IC200CBL510 | IC200ALG230 |
IC200CBL545 | IC200UER508 |
IC200CBL550 | IC200UEO116 |
IC200UAR028 | IC200TBX014 |
IC200CBL525 | IC200UEX010 |
IC200MDL741 | IC200KIT001 |
IC200UAL005 | IC200ALG265 |
IC200CBL520 | IC200GBI001 |
IC200MDL650 | IC200AC04 |
IC200UAA007 | IC200AC03 |
IC200MDL643 | IC200ACC312 |
IC200CBL601 | IC200ETM001 |
IC200CBL500 | IC200UER008 |
IC200CHS012 | IC200TBX020 |
IC200CBL230 | IC200MDD842 |
IC200CBL501 | IC200PWR202 |
IC200CBL120 | IC200ACC313 |
IC200UAL004 | IC200ACC304 |
IC200UAA003 | IC200UEO016 |
IC200MDL636 | IC200TBM001 |
IC200MDL331 | IC200PWR012 |
IC200CBL002 | IC200UER016 |
IC200TBX520 | IC200PWR201 |
IC200CBL105 | IC200MDD846 |
IC200BEM103 | IC200UEI016 |
IC200CBL110 | IC200EBI001 |
IC200CBL001 | IC200UEO108 |
IC200TBX440 | IC200DTX650 |
19世纪30年代到上半叶,伴随着第二次工业,电悄悄的进入了人类的社会生活。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电解、电镀、电力照明的需要,大家开始寻找新的供电装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出现,将社会需要与科学理论结合起来,使得发电机的研制工作得到了较快发展。
19世纪末,普通工频电机出现,它的使用是需要在规定电压以及额定频率下使用,工频电机应用下的局限性推动了变频器的研发和应用。
20世纪60年代,变频电机出现,它可将工频电源转换为其他频率电源,通过改变电网的频率来调节电机的转速和转矩,主要用于需要调速且对速度控制要求高的领域。变频电机的PWM方式与直流电机的伺服控制基础相结合。
20世纪70年代,直流伺服电机诞生。因直流伺服电机结构复杂、转子在运行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使其无法确地连接其他机械设备,而且在大容量和高速的情况很难派上用场。因此,直流伺服驱动技术机械转向器的发展瓶颈就产生了。
在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其逐渐被交流伺服驱动技术取代,且当时工业领域实现自动化的基础技术就包括交流伺服驱动技术。
近一年来,在国内“制造2025”、智慧工厂建设大潮的推动下,自动化行业市场有望在未来三年内逐步回暖。与此同时,伺服、运动控制行业日渐成熟,市场需求及市场竞争格局也在不断变化,引导着整体行业由产品竞争向方案竞争的方向迈进,伺服、运动控制行业将迎来一个高速发展的黄金期。
我国伺服产品真正普及应用的时间仅有十余年,尚处于成长阶段,由于伺服电机系统在精度、矩频、过载等性能上的优势,比步进电机系统具有更广的应用范围,在机床工具、纺织机械、印刷机械和包装机械等领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同时近几年工业机器人、电子制造设备等产业的迅速扩张,使得伺服电机在新兴产业的应用规模增长迅速,整体市场规模增长空间较大。
据统计,2019年我国伺服电机市场规模约142亿元,较上年增长6.77%。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我国伺服电机市场规模增速有所放缓,初步测算达14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