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美国安素品牌高压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拥有FM/UL国际认证,在石油钻机电控系统广泛应用。
一、防护区范围及设计条件
2.1
系统为固定式全淹没系统。
2.2 全淹没高压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采用固定管网式。
2.3
安装位置:钻机电控房。
高压二氧化碳气体的设计浓度不小于50.0%;保护方式采用全淹没深度火灾灭火;浓度系数为1.33;泄漏系数为1.10;
2.4 系统工作电源:220V 50Hz;
2.5 系统储存压力:5.17MPa;
2.6 储瓶安装在VFD房外,符合钢瓶工作环境温度要求(-20℃-+55℃),现场做好气瓶防护。2.7 适应环境温度-20℃~+55℃、湿度≤95%(+18℃时)、海拔≤2000m、野外恶劣条件下正常工作,钢结构防腐和电气设备满足海洋运输和沙漠环境使用要求。
2.8 喷头入口压力:不小于1.4 MPa;
2.9 钻机国内配套的设备铭牌为中、英文对照;仪表表盘读数为公、英制。
2.10 所有室内电器满足IP20防护等级,室外电气设备的防护等级不低于IP55
2.11 设备能够满足钻机模块化拆分和移运要求,模块间采用快速插接装置连接。
2.12 按照HSE规范的要求,配齐标准的安全标识和警示牌。安全设施设计、配置合理。各报警、限位及互锁装置灵敏、可靠、准确。专用安全设备均应有合格证书及质量保证书。
2.13 电缆两端必须安装不锈钢标识牌,并增加透明护套。
2.14 气管线和电缆布局合理、标识清晰。需拆卸的气管线必须在两端编号对应或注明所连接设备的名称,标识采用不锈钢牌,以方便安装连接,同时应配备相应的防尘护帽或丝堵保护。气系统联接采用可靠的接头,禁止采用水暖及煤气阀件等非密封螺纹规格。
2.15 储气罐等压力容器按ASME Ⅷ-1进行设计、制造、试验和验收,竣工后打 “ASME”及“U”钢印;
2.16 防*插接件外壳采用金属材质并有防爆标识。通讯及其它电缆在必要部位应增加防磨胶套或防磨钢丝护套保护。穿线应采取适当防护措施,且应便于搬迁和安装。
2.17 压力容器等承压件规定
1) 承压钢制件应有明显的承压能力标记和管线铭牌。
2) 承压钢制件的端部出口应有明显的承压能力及端部出口尺寸、规格标记。
3) 凡符合API规范及其他规范的承压钢制件应按相应规范的要求对设备进行标记。
4) 所有承压件做耐压静强度试验,并有试验检验报告。
2.18 安全阀、压力表等提供检验报告及检测标识。(用户确认的清单为准)
2.19 气管线和电缆布局合理、标识清晰。需拆卸的气管线必须在两端编号对应或注明所连接设备的名称,标识采用不锈钢牌,以方便安装连接,同时应配备相应的防尘护帽或丝堵保护。气路系统联接采用可靠的接头,禁止采用水暖及煤气阀件等非密封螺纹规格。
2.20 所有的压力表要求为公英制;压力表应采用充油耐震压力表并选用不锈钢(316或316L以上)材料。(进口产品除外)
2.21 设备应在显著位置安装产品铭牌、吊装铭牌、维护铭牌。
2.22 所有部件的软管线、电缆过线孔处必须加橡胶护套;缆槽内部与电缆之间应有绝缘保护。
2.23 所有承压气胶管应选用耐高温、胶管。
2.24 所有承压气胶管外表面应具有明显的承压能力标记,所有电缆应有额定电压标记,所有管线及电缆铭牌必须按照其用途和安装部位标注,铭牌采用不锈钢,字迹加深。
2.25 紧固件要求
(1) 所有紧固件选用标准件;
(2) 所有旋转件上的紧固件应充分考虑到防松的要求,并采取有效的防松措施,同时对于钻台面上高于人体以上部位的紧固件应有防掉措施。高于工作面1.8米以上,禁止使用别针;
(3) 所有部件内部螺纹防松尽可能采用乐泰胶或者螺栓头被处理以防止退出。
2.26 承压管线规定
1) 所有气管线和电缆走向规范、安全可靠、布局合理。
2) 所有气软管线有明确的连接标识,并注明使用部位,同时应配备相应的防尘护帽或丝堵保护。
3) 图册图纸上要明确标识管线的性质。
4) 气系统的所有接头连接应密封可靠,不允许用聚四氟乙烯生料带缠绕,密封处加密封胶。
5) 不移动其它设备,能够方便拆除。气路硬管等选用碳钢无缝钢管。
2.27 目前电控房已经预埋和安装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管线及喷头,供方确保系统与预埋的管线和喷头融合,满足现场使用要求。
2.28 附图中的文字仅供参考,要求中英文。
2.29 系统为美国(安素),报警控制部分也须具有UL或FM认证。
二、系统基本功能
(1) 本系统设有火灾自动探测报警系统,该系统能自动检测火灾,自动报警,自动启动灭火系统,操作与该系统连锁动作的有关设备,施放灭火剂。
(2)整个高压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设有自动控制、手动控制和机械操作三种启动方式。整个系统设自、手动操作转换开关,能将自动操作转换为手动操作。该转换开关和系统手动控制设在每个防护区外便于操作的地方,手动操作能在一处完成系统启动的全部操作。
(3)系统设有应急手动操作机构,以备其他操作方式失灵时,作为应急释放气体灭火剂之用。
(4) 各个防护区内设火灾和灭火剂释放的声光报警器(火灾警报信号与操作警报信号有所区别),此外防护区的出入口处设光报警器,报警时间不宜小于灭火过程所需的时间,并能手动切除报警信号。防护区入口设高压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防护标志和系统气体喷放指示光字牌。声光报警器声音要符合消防产品要求。
(5)每个防护区设一个就地控制盘,设有能紧急启动系统或紧急切断系统的紧急启停开关,可使系统在延时阶段暂时停止延时,如需继续启动灭火系统,则只需将按钮打开即可。
(6)系统有自检系统,定期自动巡查,监视故障及故障报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