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近年来随着高速公路、铁路、城市轻轨、地铁等的迅速发展,虽然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它所产生的噪声污染也成了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道路交通噪声
1、道路交通噪声危害
①听觉疲劳或听觉损伤。当人们的听觉受到噪声的刺激,听觉敏感性发生显著降低,甚至造成暂时或不可逆的听觉损伤。
②严重干扰人们的生活。噪声会影响人们的睡眠质量和时间,当睡眠受到噪声干扰后,工作效率和健康都会受到影响。
③对人体生理产生影响。许多调查资料表明:大量心脏病的发展和恶化与噪声有着密切关系,噪声还会引起消化系统方面的疾病。
④对心理产生影响。噪声引起的心理反应主要是烦恼和烦躁,首先是对交谈和休息产生干扰,环境噪声如超过66dB(A)就很难保证正常的交谈。
2.国外噪声状况
世界其他国家也正面临着交通噪声污染的威胁。伦敦在一次噪声调查的报告中表明,36%的轮轮人受到不同程度交通噪声干扰,受飞机、铁路、工业和建筑施工噪声干扰的分别为9%、5%和7%,而在家听到交通噪声的人高达91%,德国有70%的人受到道路交通噪声的干扰,日本38%的人口生活在65分贝以上的交通噪声暴露环境中。
3.噪声治理
众所周知,只有当噪声源、传播途径、接受者三要素同时存在,噪声才构成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的危害。因此控制噪声必须从三方面入手:噪声源的控制、传播途径的控制、接受者的防护
4.噪声治理原理
解决道路噪声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在道路两侧安装声屏障
5.声屏障的概念
在声源和接收者之间插入一个设施,使声波传播有一个显著的附加衰减,从而减弱接收者所在的一定区域内的噪声影响,这样的设施就称为声屏障。
①美国
美国于1976年颁布了《声屏障设计手册》和《高速公路声屏障选择设计和施工经验》。1989年,美国声屏障达到了1158.48km,总投资63.5亿元。还设计了“公路声屏障专家设计优化系统”,进一步提高了公路声屏障的设计水平。
②德国
在德国联邦公害保护法1974年4月1日起实行,规定了公路交通噪声公害的极限值。同年颁布了噪声污染防治法,并制定了《公路声屏障设计规范和补充技术规定》等。据1983年资料报道,德国5700万人中已有4000多万人深受噪声之害,公民要求从公路噪声中得到解放。噪声控制措施有声屏障和隔离窗等。至1987年,德国修建的公路声屏障总长度达500km。
③日本
日本声屏障的修建始于20世纪60年代,在70年代中期有了较大发展,到1990年日本修建的道路隔声屏障总长就有16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声屏障长为455.5公里,占高速公路总长的12%。
④中国
我国1992年在贵州的贵黄高速公路上安装了百米实验性声屏障,随后各大城市纷纷采用声屏障来控制道路交通噪声。虽然主要从保护对象的实际出发进行设计,但从系统工程的观点看,有时声学设计上甚至要牺牲某些可能达到的指标,以保证道路声屏障的整体效果。道路声屏障的研究与设计对城市峡谷效应的探讨、城市声环境的改善具有长远意义,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成熟经验,逐步完善道路声屏障技术的研究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