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水混凝土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发展较早。对于美国在20世纪70-80年代便开始研究和应用,如1987年美国佛罗里达州、南卡罗纳州、北卡罗纳州和其他降雨量少的地区都是将无砂多孔透水混凝土应用在停车场路面、轻量级车道路面上及市中心街道路面中。
此外,在1991年成立的透水性波特兰水泥混凝土协会为透水性混凝土的研究提供了更大的便利。对于日本,虽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发展平平,但进入了20世纪90年代,日本对透水混凝土研究愈发深入,不仅研究了一些常规内容,而且创新地将解析法应用于透水混凝土的研究,让理论研究内容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
除此之外,日本还将透水混凝土与改善自然环境相结合,进一步充实了透水混凝土内容的研究。 德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有让透水混凝土大部分应用到其城市路面的想法,如今德国南部弗莱堡能成为有名的自然城市,正是因为这种透水混凝土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不仅使居民得到便利,而且使环境舒适了许多,成功树立了一个典范。
透水性混凝土的优点
1.在城市地区的降雨期间,通过分散雨水的流向,减小城市排水管道的工作负荷并有效避免局部区域的积水,这对于人口众多、交通和地形状况复杂的大都市具有重要意义。
2.雨水通过透水混凝土向基层和土壤中渗透,可补充所在地区的地下水位,具有环境保护和调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3.降雨过程中流入至透水混凝土基层和土壤中的水分,在晴天的时候可以部分蒸发出来,会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
透水性混凝土的应用前景
根据透水混凝土的特点及分析,将透水混凝土用于市区内的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停车场、公园改造、新建公园绿地等。其作用方式是将其表面的水分通过自身和基层原地渗透或就近渗透至土壤中,从而维护局部地区的地下水位、净化水质、减小城市排水系统的排水负荷和低洼地区的雨水聚集。例如,当降雨发生时,初期雨水会自然渗入至透水混凝土路面上面层孔隙中,当降雨量小于孔隙率时,雨水会蓄积在透水面层和透水基层中;当降雨量超出其总孔隙率时,透 水路面就会产生地表径流,雨水汇入雨水口,进入雨水管网排走。透水混凝土路面透水和蓄水能力的决定因素是透水面层和基层的孔隙率。透水混凝土并不能使雨水像自然状态下一样渗入土壤里,而是存储在透水面层和透水基层中,其存水能力是有限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不透水路面带 来的负面危害。公园中的透水性混凝土路面,配合下沉式绿地效果更佳,透水性混凝土路面铺设可以配合BIM技术应用于工程设计。
彩色透水混凝土地坪作为一种新的环保型、生态型的道路材料,很适合在城市园林道路中使用,具有良好的综合效益。可见,透水混凝土地面为城市园林区域环境带来良好的生态效应,是保持生态良性循环的重要基础之一。应当在城市园林中大力推广透水混凝土的应用,其所获得的综合效益指标可以作为城市建设控制指标之一,对维护城市建设尤其是城市园林建设的具有重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