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分子聚乙烯隧道逃生管道质价双优
逃生管道的结构尺寸通常是根据人体工程学原理进行设计的。例如,管道内径一般设计为 800mm 左右,这样的尺寸能够保证人体在爬行时较为舒适,便于人员顺利通过。管道壁厚通常不小于 30mm,以确保其具备足够的强度和抗冲击能力。每节管道长度多为 3 米,不过也可根据实际需求定制为 1 - 6 米等其他长度。此外,还会配备1米、2 米、3米等短节管道以及转接接头,以便在不同的施工环境和条件下进行连接和安装。
常用的连接方式有抱箍连接、链条连接和卡扣连接等。其中,链条连接属于柔性连接,优势是连接方便,在隧道中出现路面不平整或有慢弯时可以方便调节,有利于与地面更好地贴合;抱箍连接属于硬连接,连接整体看起来整齐美观,连接紧密,但不利于方便调整。实际应用中,大多用户会选择抱箍连接,因为这种连接方式更加牢固。
设置起点一般为施工处的二衬端头处,距二衬端头距离不得大于 5 米,从支护完整工作面布置至距离开挖面 25m 以内的适当位置,管道沿着初期支护的一侧向掌子面铺设,管内预留工作绳,方便逃生、抢险、联络和传输各种物品。施工现场应根据隧道围岩、掘进开挖方式等情况备足管道和连接材料,除整节管道外,应同时备足不同长度的短节管道、转接接头等。逃生管道须经加工方可使用,要求连接简单、牢固、紧密可靠,且在地面做好临时固定措施,施工时管口可加临时封盖,并易于打开和封闭。
逃生管道在经过掘进台阶时,应按顺延台阶布置,可安装 135° 转接接头顺延,其管道架空高度和长度以不影响施工并便于开启逃生窗口为宜。作为紧急救生管道,应紧跟掌子面,末端距掌子面距离不得大于 5m,且在管口附近配备醒目的工具箱,箱内存放应急电筒、活动扳手、锤子、钢钎等应急工具,便于遇紧急情况时打开逃生管法兰盘,开通救生管道,及时输送水和食物。
逃生管道在隧道施工等工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为施工人员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安全可靠的逃生通道,降低人员生命财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