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水地坪路面材料是由骨料、高标号水泥、渗合料、矿物掺料、彩色强化剂、标石、彩石、纤维、增强剂、着色剂和乳液等拌制而成的一种多孔轻质混凝土,成孔穴均匀分布的蜂窝状结构,具有透气性、透水和重量轻的特点,作为环境负荷减少型混凝土,透水路面的研究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
用做透水铺装的基层材料,除了具备适当强度外,必须有较好的透水性,因此。基层材料一般采用透水性好的级配砾石。采用级配碎石做基层时,碎石的较大颗粒径应小于0.7倍基层厚度,且不能超过53mm。同时为了工程应用,基层材料均采取工程上常用的集料,即粒径5~25mm连续级配碎石,孔隙率46%。
根据基层厚度、溢流及排水方式的不同,透水路面可分为以下几种结构:
1)具有较小蓄水能力的透水基层
这种路面基层主要有找平层、透水基层组成,透水基层有很大的空隙率,但是厚度不大,因此透水性强,适用于降水量较少、垫层透水能力很强且具有较高承载力的区域。主要用于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广场、停车场及步行街等场所。
2)具有较大蓄水能力的透水基层
一般由找平层、蓄水基层、土工织物构成,蓄水层厚度较大,且空隙率较小,当降雨量较大不能及时排出时,一部分雨水就储存在基层中,避免路面积水。这种基层适合雨量较大的区域,边蓄水、边排水。蓄水层下面为土工织物,其作用是保持垫层承载力。
3)内部具有溢流结构的透水路面
4)周边溢流结构
透水路面周边溢流结构:已经广泛应用于停车场,因此要求这种透水路面具有一定荷载能力,但是增加强度的同时,透水能力有所下降,当雨水量大,无法及时排掉雨水,容易造成路面积水,因此采用周边溢流结构。
露骨料透水混凝土路面把真正的自然石作为骨料,使用特殊工艺把表面的水泥浆洗去,露出自然石本来的颜色的铺装。适合还原自然石的本身风格、美丽景致的设计制作。在透水性的基础上,追加自然设计元素,在更广泛的领域使用。